顶规 M3 Max MacBook Pro 开箱体验:太空黑,带你飞

现阶段在图形效能方面来到最顶规,并且染上了更「Pro」专业感的太空黑色的 M3 Max MacBook Pro。 在各项工作(特别是游戏)的表现上,是否真的快到让仍抱着老 Mac 的用户义无反顾地自 M3 开始全面跨入新的世代。 继续阅读顶规 M3 Max MacBook Pro 开箱体验:太空黑,带你飞报道内文。

顶规 M3 Max MacBook Pro 开箱体验:太空黑,带你飞

从着重于能耗以及低发热的 M1 开始,到效能更上层楼的 M2。 虽然对于原本就已经很适应于 Mac 系统的多数用户来说,基本上已经充分感受到 Apple Silicon 在能效与发热方面相较于以往的进步。 然而苹果自己应该也很清楚,要满足许多仍「住在 Boot Camp 里」也就是极度仰赖双系统的用户。 苹果自研芯片的需求所必须面对的,不仅仅是效能与省电而已!

顶规 M3 Max MacBook Pro 开箱体验:太空黑,带你飞 - 摩榜
▲图:Apple

因此,来到了 M3 世代的 Mac 系列,Apple 不仅以满满的气势一次端出 M3 / M3 Pro / M3 Max 三个等级的芯片。 更将效能的提升重点甚至是对于生态系的「营造」,瞄准在被认为是苹果桌面产品的弱区:GPU 显示效能乃至于游戏表现的部分。 针对游戏阵容的部分,则是已经可以看到多家游戏商都已经宣布了准备或已经将游戏带到 Mac 甚至是 iPhone 上的计划。

顶规 M3 Max MacBook Pro 开箱体验:太空黑,带你飞 - 摩榜

去年则是在笔记本设计正式告别 Touch Bar 世代,将 MacBook Pro 系列全面带入 14 寸起跳的同时。 也等于在向所有仍守在Intel世代的Mac使用者招手,以首度支持硬件加速光线追踪和网格着色的M3世代SoC加持的MacBook Pro与iMac,通过号称快到令人惧怕的Scary Fast效能,让人不得不注意到新世代Mac的存在。

在各项工作(特别是游戏)的表现上,是否真的快到让仍抱着老 Mac 的用户义无反顾地从 M3 开始全面跨入新的世代。

太空黑版 MacBook Pro 开箱

虽然盒装的部分基本上历经了M1与M2的世代,相信大家都已经看过无数篇开箱。 然而今年苹果为了 M3 Pro 以上「高端版」MacBook Pro 用户很心机地,提供了许多人应该一眼就能看出更有专业感的太空黑新色。

顶规 M3 Max MacBook Pro 开箱体验:太空黑,带你飞 - 摩榜

而既然我们借到了CPU选好选满来到16核心(12C消能与4C效率)以及显示核心高达40核心 – 基本上只差搭配的64GB统一内存没点满到128GB的14寸版M3 Max MacBook Pro「太空黑」的版本。 自然也不会错过好好开箱来感受一下,官方表示能够更不沾指纹的最新再生铝金属的材质,还有盒装里的配件是否也会有一些变化 – 还真的有贴纸之外的改变!

顶规 M3 Max MacBook Pro 开箱体验:太空黑,带你飞 - 摩榜

相对于摩榜团队当时第一时间开箱的 14 吋 M1 Pro MacBook Pro。 之后的更新版本则是都已经不再使用胶膜封箱,而是像 iPhone 一样以更环保的纸条来封盒。 拆开盒装之内被纸膜所覆盖颜色超级低调的太空黑 M3 MacBook Pro 就这么静静待在纸盒之中。

顶规 M3 Max MacBook Pro 开箱体验:太空黑,带你飞 - 摩榜

盒装内除了说明书以及同样为黑色的贴纸外(真的帅),可以发现 MagSafe 3 的编织磁吸线,这次连靠近 USB-C 那端的接头也全面改为黑色 – 作为比较,蓝色版本的 MacBook Air 的线组头就依然是白色的 USB-C 头。

这时候不知道大家会不会突然觉得,那颗 96W 规格的 USB-C 充电器(这次未选配 140W 快充)也想要敲碗黑色的版本? 笑~

顶规 M3 Max MacBook Pro 开箱体验:太空黑,带你飞 - 摩榜

正式拆开纸膜,我们也直接与 Touch Bar 世代的 13 寸太空灰色的 MacBook Pro 比较一下机身颜色 – 不比还好,一比发现真的颜色深了很多,也真的感受到了不同于以往的苹果笔记本气质。

顶规 M3 Max MacBook Pro 开箱体验:太空黑,带你飞 - 摩榜

说真的,在摸实机之前可能有点无感。 但实际开箱之后必须要说,这次如果你就真的只是因为机身颜色,而有点冲动想要从M1或M2换机的话,个人是真的蛮推的。

我们也实测了一下对比蓝色款的 MacBook Air 在抗指纹方面的能力 – 这里直接看视频应该比较快(下图),个人是觉得不至于完全不沾指纹,但至少拿布清干净外壳上的指纹的难度已经简单了很多。

顶规 M3 Max MacBook Pro 开箱体验:太空黑,带你飞 - 摩榜

这次的太空黑真的有着满满专业感且耐看的商务笔记本气质。 以同类型产品来说,其实会让人回想起Intel C2D世代的黑色MacBook –但个人认为这次的太空黑其实与AirPods Max的太空灰色的外壳颜色与质感比较接近。

顶规 M3 Max MacBook Pro 开箱体验:太空黑,带你飞 - 摩榜

相较于消光黑塑料材质的老黑色麦书,来到2024年我们看到黑色版本苹果笔记本电脑的回归,则是能通过金属质感与更强大的效能、更强的120Hz Liquid Retina XDR屏幕、外接端口能耐与包括Wi-Fi 6E/蓝牙5.3的无线连接能力,还有效能更强却又有更好的续航与低发热。

可说是实实在在进化到了「Pro」级(与超越 Pro 级的 Max)的使用体验。

使用心得

既然我们以往已经有过14寸的开箱。 先前自己也有用过13寸MacBook Pro,近期笔者使用的又是M2 Pro的16寸MacBook Pro。

我们就趁这次评测期间的体验心得来稍微聊聊,现阶段Apple希望能让 MBP 以 14 寸「起跳」还想要吸引所有还在用 Intel 机型的用户,已经可以转至「11 倍快之余还能额外提供 11 小时的续航时间」的 M3 系列。 到底是真的有感,还是只是噱头。 也顺便谈谈14寸与16寸M世代MacBook Pro的长期使用的体验差异。

顶规 M3 Max MacBook Pro 开箱体验:太空黑,带你飞 - 摩榜

基本上与更为追求轻薄的 Touch Bar 款 Intel 版 MacBook Pro 甚至是 M1 系列相比的最大差异。 个人认为,即便是接口硬是少了右侧的Thunderbolt 4端口的基础款M3 MacBook Pro,也还是可以通过MagSafe来为USB-C挪出空位。 因此并不会觉得有太大的问题 – 怎么样也比老款的MacBook Air 或 12 寸 MacBook 要好。

其余包括SDXC、HDMI的外接支持,相信对于目前为止尚未升级至Apple芯片版本的MacBook Pro的用户而言,早已是垂涎已久的改进。

顶规 M3 Max MacBook Pro 开箱体验:太空黑,带你飞 - 摩榜

这次在M3系列MacBook Pro搭载的屏幕,现在连SDR的亮度也提升到了超越先前机型的500 nits的600 nits亮度(HDR为1,000 nits/峰值1,600 nits的规格就不提了 – 明明还是讲了),还有很令人惊艳的定向波束成形功能的录音室质量三麦克风阵列与六扬声器音响系统 – 这里必须提一下,我觉得16吋的扬声器表现其实还是比 14寸要好。 所以如果是想要享有「移动工作站」的最强体验的话,建议还是选最大屏幕的版本。

以上再搭配笔记本的内侧包括键盘与触控板都全面黑化的超高质感,真的是让「黑魂控」完完全全难以抗拒…

顶规 M3 Max MacBook Pro 开箱体验:太空黑,带你飞 - 摩榜

此外,相对于以往的蝴蝶脚键盘,新世代的 MacBook Pro 也都回到了剪刀脚的规格。 视频规格则是也升级到了 1080p(相较于以往 Intel 机型啦)。 基本上真的对应升级到 M3 系列 MBP 的话,可能顶多会因为基本款 M3 SoC 仅支持外接一台显示器而相对有降级感(诳… 可能还有厚度重量,还有屏幕刘海会需要适应一下)。

不然包括紧接着就要讲的效能部分(游戏! ),基本上真的是全面的升级

整体来说,以14寸M3 Max顶规版本进行日常包括修图、剪片等工作,就效率部分真的可以用飞快来形容。 而且在外接屏幕方面的数量方面,Max 版本也是目前 Mac 顶规的存在。 以上再配合丰富的外接能力,加上相对于16寸更为轻便的便携表现,真的可以说目前的14寸MacBook Pro在游戏娱乐生活乃至于更进阶的影音工作、研究等专业用途方面来说,都是可攻可守的实用选择。

效能实测

基本上迭代节奏相当走自己的路,据我们了解在硬件铺陈的策略方面,由于苹果充分具备掌握整个软硬件生态系的节奏,所以完全不会有 PC 的那种不顾平衡,硬是强堆硬件的情形。 这样的做法当然是有好有坏啦 – 最难逃掉的自然就是被认为在挤牙膏的评语。

有意思的是,至少在针对效能提升的幅度方面,即便走着在各等级的界线相较前代会稍稍有以下犯上的情况 – 像我们这次的 M3 Max 顶配就是在某些跑分摸到了 M2 Ultra 的分数,但在全面的效能表现上,却还是有等级差异的方向进化。

顶规 M3 Max MacBook Pro 开箱体验:太空黑,带你飞 - 摩榜

这样的升级铺陈,一方面其实也会让前代的用户虽然觉得稍稍不爽,但又能控制在不至于觉得自己被割韭菜; 对于买了新品的人,则是会觉得自己仿佛买到了另一个等级的产品,感觉相对超值; 还能堆栈尚未被更新产品系列的用户对于次世代产品的期待。

不得不说,这种策略真的是很绝,而且也真的只有很大程度控制「生态系」的苹果比较有机会办到。

顶规 M3 Max MacBook Pro 开箱体验:太空黑,带你飞 - 摩榜

是说,在这硬体走着相当合理升级节奏里,我们倒是发现,今年14寸版本的M3 Max MacBook Pro其实首度解锁了风扇可以更高速的「高电量模式」– 之前只有16寸的「Max」版本可以拥有,到了M3世代则是加入了14寸的支持。

这也解释了,在评测这次的14寸版M3 Max MacBook Pro会觉得相对于以往的版本,会觉得在跑高运算应用的时候好像特别容易感受到散热风扇的声音。

虽然这会让人有点担心好像回到以往Intel时代的既视感。 但个人觉得厉害的是,基本上开着自动模式的话,除了真的开打游戏或跑很大效能需求的应用,不然包括风扇与耗电量也都不会有以往可能不小心开着什么App或读到什麽网页就默默发烧到风扇起飞的问题发生,也基本没有遇到过异常耗电的状况。

顶规 M3 Max MacBook Pro 开箱体验:太空黑,带你飞 - 摩榜

从前段的部分也比较能理解,为什么自从M系列开始以来,苹果会「很节制」的使用风扇转速的用意 – 主要应该是为了安静。 但既然 Apple Silicon 世代具备如此谨慎地用电/省电(至少在笔记本产品是)的原则。 个人认为会对持续启动风扇高转速以及更高效能所可能导致的电量冲击状况有相对保守的态度也不奇怪。 也因为这样才会把这种把风扇转速提高,来把持续高效能的极限往后延伸的模式定名为「高电量模式」吧?

毕竟对于效率先决的软硬件高度整合的环境来说,只要有一点点高耗电的环节,基本上都很容易对整个体验造成冲击 – 自己使用苹果芯片的 Mac 这段时间也有意识到,如果常常插着外接硬盘或 Hub,也的确会有相当程度的有感续航冲击。 而类似这种状况,在以往Intel平台的MacBook系列电量可能仅能撑3~4小时的使用过程之中,却可能会感觉相对不明显。

顶规 M3 Max MacBook Pro 开箱体验:太空黑,带你飞 - 摩榜

一般使用的续航部分,个人认为14寸版本的M3 Max MacBook Pro大致上保持Apple M系列SoC在MacBook上的高水平。

基本上在笔者一般工作使用混合了包括修图与网页写稿等使用之下,要应付一整天的工作行程依然绰绰有余。 但也能感受到,官方续航从标准版 M3 的 22 小时到 M3 Pro / M3 Max 上的 18 小时规格差异,也还是有感,会觉得电量掉的速度相对于标准版还是有快一点点点这样(约莫一个小时 10%~15% 的平均时间耗电体感),但还是可以撑完个人一天的综合基础工作量没问题。

顶规 M3 Max MacBook Pro 开箱体验:太空黑,带你飞 - 摩榜

针对效能的实测除了跑分外,这次不可避免的就是图形运算高度密集的3D游戏的体验部分。 我们搬出了不久前才全面登上 iPhone /iPad / Mac 平台的《生化危机 8:村庄》进行实测。

回想先前才觉得可惜没能跟 M3 MacBook Pro 一起测试,想不到这不测则以,一测就试到了目前 MacBook 系列中基本上算是效能最强的 M3 Max 高配版。 在这样的组合下,当初 M2 Pro 还需要斤斤计较降低分辨率与品质设置来换取流畅度的状况,变成了开 4K 而且几乎所有效果全开都能基本顺畅游玩的超高爽度 – 真的爽!

顶规 M3 Max MacBook Pro 开箱体验:太空黑,带你飞 - 摩榜

这部分我们也开启了 Metal 的 Game FPS Hud 抬头显示器来验证图形运算密集的状态下的稳定度。 基本上在 4K 分辨率游玩的时候是可以跑在约莫 60fps 上下没问题。 但如果要保证最高流畅度的话,降到1080p基本上就是很少看到FPS有太大的波动 – 但有拍到90fps左右的画面。

顶规 M3 Max MacBook Pro 开箱体验:太空黑,带你飞 - 摩榜

以游玩来说,个人觉得 M3 世代的 MacBook Pro 系列在加入了硬件光线追踪的全新绘图处理架构,再加上针对 GPU 底层导入的动态快取,基本上在效能的部分不仅可以极大程度的满足多数人的专业运算需求,现在则是就连游戏的部分也能得到很不错的支持。

顶规 M3 Max MacBook Pro 开箱体验:太空黑,带你飞 - 摩榜

不过当效能提升到了更可以应付游戏需要的新境界时,也不免会对笔记本系统的电池续航以及散热系统形成较大的冲击。 就我们这次的实测,如果是性能全开并且以HDR显示来进行游玩的话。 14寸的MacBook Pro大致上电量约莫只能撑到一个小时的《生化危机8:村庄》游玩时间 – 也会伴随着相当明显的风扇声。

顶规 M3 Max MacBook Pro 开箱体验:太空黑,带你飞 - 摩榜

因此如果你希望能兼顾效能与续航的平衡的话,其实先前也有看到实测指出,当你切换至「低电量/电量不足」模式时,M3 Max MacBook Pro的效能,基本上也能达到约莫 M3 Pro 的效能等级。 并且能更进一步的保证续航时间。

而就我们实际跑分的结果,则是发现在低电量模式下基本上也还是可以跑出,比先前我们曾实测过的顶配64GB统一内存版本的16吋M1 Max MacBook Pro高了一点点的分数(其实这有点吓到)。

顶规 M3 Max MacBook Pro 开箱体验:太空黑,带你飞 - 摩榜

由此可见,其实当苹果新世代自研芯片发展到了现在,包括处理器规格的分级、电量/效能模式的设置,搭配上 M1 到 M3 世代之间的稳定效能增进幅度,已经提供了极大范围的工作弹性。 虽然在每次的新品推出时,不免会看到有人认为苹果对于效能的扩张过于保守的评论出现。 不过对照 M1 世代的机型,其实走到了现在 Mac 产品的进步也是有目共睹,实际将这些产品用在对应的使用情境也是都恰如其分,甚至还提供了许多以往桌上型产品很难达到的高续航与低发热表现。

结语:新制程带来新极限

从 M1 MacBook Pro 开始,我们看到了更大屏幕、更厚机身,感觉更为重视专业实用性的苹果笔记本系列回到了我们的眼前。

当时在这样的硬件架构搭配M1甚至是后续的M2 SoC上,其实单单以「风扇的存在感」乃至于其所搭载的电量规格方面。 会有点觉得这样的架构好像远远超出了芯片本身的极限,而显得好像有些浪费。 现在看来,则是会觉得这大概就是苹果设计的芯片,所希望能为硬件架构提供后续升级的余裕所致。

顶规 M3 Max MacBook Pro 开箱体验:太空黑,带你飞 - 摩榜

而当苹果在桌面芯片首度跨入 3nm 的制程的 M3 SoC MacBook Pro 上。 至少在我们这次评测的 14 寸 MacBook Pro 的架构下。 我们似乎开始感受到了,这个系列的芯片随着跟上了光追等更能对应高阶运算需求的规格之后,已经逐步的逼近这个当初大改款的硬件架构的界限 – 至少应该是对于苹果自己认为的「余裕」的门槛是这样。

顶规 M3 Max MacBook Pro 开箱体验:太空黑,带你飞 - 摩榜
▲图片来源:Apple

这里指的不是 14 寸 MacBook Pro 的表现不好。 反而个人会觉得,这次能通过「高电量模式」解放更持续高效能的它,虽然续航方面可能并不能像16寸版本那样有多4小时官方续航时间的余裕可以挥霍。

不过14寸MacBook Pro可兼顾移动性并通过效能模式来最大化续航并通过外接屏幕与电源轻松变身强大效能工作站的高度弹性,依然让人对于这样的机型在专业使用包括扩充连接性、可靠度等各方面的能耐感到高度信赖。

顶规 M3 Max MacBook Pro 开箱体验:太空黑,带你飞 - 摩榜

只是,从我们先前所得知苹果设计硬件的理念,个人会偏向于猜测,这套笔记本架构在经历了三代M系列的进化之下,相当有可能已经碰触到「苹果自己定义」的架构极限了。

因此如果要问我购机的建议的话。 个人会觉得 M3 系列的 MacBook Pro 基本上已经趋于成熟,就算是以往常常被认为偏向于效能不够的 GPU 的部分也获得了很大的补强之下。 对比先前的版本,基本上这次的 MacBook Pro 系列至少对我而言,只要预算够的话会认为是个当然选择 – 刚好要换工作机的话,真的是可以换了。

顶规 M3 Max MacBook Pro 开箱体验:太空黑,带你飞 - 摩榜

不过单从 M3 的入门标准版本已经全面采用 14 寸的架构(虽然接口有砍)以及目前的硬件铺陈看来。 个人也会猜测,MacBook Pro 系列的硬件大改款应该是会在下一个世代就会发生(应该啦)。

但就目前自己的猜测,次世代MacBook Pro大概主要就是一些预期会有的Face ID生物识别,或者是与未来苹果专注的visionOS装置的更进一步融合的体验部分。 至少就现阶段看来,应该还不会是太过急着让人想要等待的功能啰 – 目前啦目前…

顶规 M3 Max MacBook Pro 开箱体验:太空黑,带你飞 - 摩榜
▲图:Touch Bar 曾经也是个相当创新的规格…

届时(M4? )的 MacBook Pro,很有可能在入门款会继续延续目前的架构(会不会像现在的 MacBook Air 系列那样也有大屏幕的版本可选? ); 此一同时,针对高端的 Pro / Max 版本则是会端出,可对应 3nm 甚至是更未来升级 SoC 架构的 Apple Silicon 新硬件平台。

如果你把这样的可能性也列入考量,会觉得在目前的时间点入手 M3 MacBook Pro 也还是 OK 的话,就可以安心入手了。

顶规 M3 Max MacBook Pro 开箱体验:太空黑,带你飞 - 摩榜

最后,真的也别忽略苹果生态系在游戏阵容方面的未来发展可能。

这次就连 M3 标准版也获得了光线追踪等 GPU 的效能提升的同时。 是可以期待,苹果策略性的联合 iPhone 庞大的生态系向游戏开发者招手,而很可能大幅增进的全平台游戏阵容扩增的趋势 – 前一波生化危机才上了两个作品,紧接着下周就要迎接《死亡搁浅》了耶!

加上游戏开发接下来应该都会很希望能兼顾iPhone /iPad平台的游戏表现,因此可预期对于M3甚至是更之前的M系列Mac产品来说,都可以相当程度的保证接下来登上苹果平台的游戏体验。 针对游戏方面的需求,相信也渐渐越来越占据购买 Mac 产品的附加价值考量之中 – 如果发展顺利的话啦。

(0)
PSNPSN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