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想要找到最快的USB很容易,你只需要认准USB 3.0而非USB 2.0。 但现在,你可以在市面上看到许多加注了 Gen 1、Gen 2、Gen 3 或是 Gen 2×2 的产品,让选购这件事情变得令人困惑。 现在,我们将引导你了解 USB 3.2 Gen 1、Gen 2 和 Gen 2×2 之间的区别。

什么是 USB 3.2 Gen 1、Gen 2 和 Gen 2×2? 它们有何差别?
曾经,USB 只有 2.0 与 3.0 两种主要版本,你只需要了解 3.0 就是比 2.0 快即可。 你可以购买USB 2.0 U盘并将它插入具备USB 3.0端口的电脑上,依然可以运作得很好,只是速度上只能达到USB 2.0。 当你把USB 3.0 UD插入USB 2.0的接口上时也同样只能享用到USB 2.0的速度。 如果你希望能达到速度上的顶峰,则需要以USB 3.0 U盘搭配USB 3.0接口,就是如此简单明了,但是到了USB 3.1一切都改变了。
USB 3.1 命名混乱
USB-IF负责维护与更新USB规格与规范,并且提供USB线材和装置的命名方案。 当他们推出USB 3.1时,并没有简单棣让这个名称与USB 3.1区隔开,而是将新标准命名为USB 3.1 Gen 2,并且溯及以往地将USB 3.0改名为USB 3.1Gen 1。
更复杂的是,就连传输速度本身都被重新命名。 USB 3.1 Gen 1(原 USB 3.0)能够实现 5Gbps 的传输速度,称为「SuperSpeed」; USB 3.1 Gen 2 的传输速度为 10Gbps,称为「SuperSpeed+」。 从技术上讲,它通过在全双工传输模式下使用 128b/132b 编码来实现这一点。 全双工传输令人兴奋,因为这代表可以同时传输和接收数据,这就是为什么它的速度会更快。
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点让人困惑,但对一般消费者来说,只要记得第2代比第1代更新、更好,在选购时就比较明确。 为了帮助区分速度,USB-IF 还使用特别的标章,制造商在通过认证后才能使用该标章,以证明线才与承诺的规格相符。
USB 3.2 速度更快,但更让人疑惑
2017年9月,USB-IF公告了USB 3.2的规范。 USB 3.2速度可达到20Gbps,是USB 3.1Gen 2的两倍,其中有两个10Gbps通道,你可以想象成更多的电线被放进同一条缆线中。 就像之前的迭代一样,这个较新的标准向下兼容,如没有配套的可支持新硬件将无法获得更快的速度。 在2019年的MWC上,USB-IF宣布了新标准的标示和命名方案,先前的命名再次被弃用并追溯更改,传输速度为5Gbps的USB 3.0将成为USB 3.2 Gen 1。
20Gbps标准被命名为USB 3.2 Gen 2×2,打破了过去可预测的命名规则。 从物理上讲,它有两个 10Gbps 通道,因此它实际上是 2×2。 这个名字虽然有逻辑,但它很令人困惑,消费者必须对 USB 硬件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意识到它真正的意义。
更简单的命名来了,但并不统一使用
从 2020 年开始,USB-IF 不希望用户再看到这些复杂的名称,相反,他们希望第一代产品以「SuperSpeed USB」的形式销售。 该单位建议厂商将 Gen 2 产品以「SuperSpeed+ USB 10Gbps」为名销售,将 Gen 2×2 以「SuperSpeed+ USB 20Gbps」为名销售。 这是一个进步,但并非万无一失,幸运的是,USB-IF在2022年进一步简化了建议使用的名称,以更简单地表述速度,分别为USB 5Gbps、USB 10Gbps和USB 20Gbps。
行文至此,你可能觉得更简单易懂了,对吧? 但这并不代表制造商就必须使用这些被简化的名称。 制造商可以使用SuperSpeed或更早的 Gen 2.2 命名来销售产品,或者如果他们懒得接受测试和检验,可以放弃标章并使用他们喜欢的任何名称。
当制造商使用SuperSpeed标准时,命名问题至少会比较简单。 寻找名称中是否有SuperSpeed字样并检查是否有数字。 如果你没有看到,它就是最慢的 USB 3.2。 如果你看到SuperSpeed+和10或20,则表示传输速度为10Gbps或20Gbps。 如下图所示,SS和10表示USB接口是能够进行10Gbps传输的超高速接口。 较新的 SuperSpeed+ USB 20Gbps 的品牌使用相同的徽标,只是在原本 10 的部分改加注为 20,至少它看起来一目了然。

如果你还记得 USB-C 早期出现的问题,标章上看起来很相似担心重蹈覆辙。 在购买时,请仔细阅读产品介绍,并且从信誉良好、值得信赖的来源购买,且建议选购品牌较可信赖的产品。
USB 3.2 Gen 1、Gen 2 和 Gen 2×2 速度比较
如果你手上的设备并没有使用 USB-IF 建议的标章,下面我们整理了关于美一代的信息表,其中包含它能到达的速度、对应官方标章以及其他用名。 这些世代之间唯一的其他显著差异是USB 20Gbps(Gen 2×2)仅限USB Type-C连接埠和线材,因此你不会看到任何附带该标签的USB Type-A或Micro USB连接。
世代 | 速度 | 官方名称 | 其他用名 |
USB 3.2 Gen 1 | 5Gbps | USB 5Gbps | USB 3.0 USB 3.1 Gen 1 SuperSpeed USB 5Gbps |
USB 3.2 Gen 2 | 10Gbps | USB 10Gbps | USB 3.1 Gen 2 USB 3.2 Gen 2×1 SuperSpeed+ USB 10Gbps |
USB 3.2 Gen 2×2 | 20Gbps | USB 20Gbps | SuperSpeed+ USB 20Gbps |
如果除速度之外还想了解电力传输,那很简单:无论哪一代,所有 USB 3.x 接口都只有提供简陋的 4.5W 充电能力。 这虽然与手机快充所需的18W相去甚远,至少比USB 2.0的2.5W好多了,因此如果可以在USB 2.0和3.2端口之间择一为设备充电,请始终选择3.2端口(但不要对它抱有太大期望)。
USB 3.2 不会再有新成员
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有些剪不断理还乱? 好消息是,USB 3.2 与其他所有的衍生世代已经结束,目前已经被 USB 4 等技术所取代,后者在数据传输速度和电力传输上轻轻松松就击败了 USB 3.2。 最重要的是,它是在 SuperSpeed 标章出现后才推出,因此选择适合的线材要比 USB 3.2 简单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