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卡是干嘛的?
显示卡,顾名思义,是电脑中用来处理显示给我们肉眼看到的部份。 比如说我们在玩游戏的时候,游戏画面细不细致,或是剪辑影像时,能不能更快的显示出画面给我们看。 这些都是显卡的工作之一。
为什么要外接显卡?
显示卡的好坏,影响到我们很多工作,那么我们可以自己选择要用多好的显卡吗? 对一般PC组装来说,更换或是升级显卡是很轻松的事情,但对Mac来说,过往等于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如果是 Mac 用户,很多人往往只是为了一张好一点的显卡,而买到顶规的 Mac。
而随着 2016 MacBook Pro 使用 ThunderBolt 3 之后,有了超强的外接能力,这让一切都变得可能了。 内置的显卡很弱,那就干脆外接吧。 加上今年 WWDC 宣布 macOS 10.13 High Sierra 官方支持 eGPU,今年就等于是外接显卡元年。
想想看,一样的钱与其买顶规 Mac,虽然很有力,但是出门非常的重,而且很贵。 如果改用外接的话,我就可以买13寸的电脑,出门轻松写意,回家要工作时插上外接显卡就可以打电动或是剪接等等。 无论是携带性、或是预算都有弹性的多。
所以要准备什么?
1. AKiTiO Node 显示卡转接盒
2. 一张支持的显卡(目前只支持 AMD 的卡)
3. 2016 MacBook Pro Thunderbolt 3(用旧的 Thunderbolt 1、2 也可以,只是需要 Thunderolt 转接线)
▼ 想想看,如果你是为了很好的显卡而花大钱买15寸顺便升级,不如买13寸,把省下来的钱外接显卡,效能还更好价钱也更便宜。 日后要升级显卡也更划算。

▼ 因此,我们这次准备了 AMD RX 480 以及 NVidia GTX 1080 来测试。 不过很可惜,无论怎么调整,目前都只支持 AMD 的卡,所以 NVidia 是完全无法作用的。

▼ 首先先把挡板拆开。

▼ 接着我们把显卡对准 PCIE 插槽,小心的插上。 然后把螺丝锁回去,这样就固定住了。

▼ Node 是有内置 400w 电源的,不用外接,所以把电源插上就好。

▼ 接着插上这次测试的电脑 2016 MacBook Pro 无 TouchBar 版本。 已经升级到10.13 Beta版本。

▼ 接着把显卡插上电脑,并开启电源。 然后电脑就会侦测到有外接显卡,并提醒你要重新注销登入一次。

▼ 只要注销登入就可以,不需要重开机,比起以前用破解的方便多了。 这样系统就有抓到外接显卡了,不过毕竟还是 Beta 版,型号应该是 RX 480 的却显示成 R9 了,不过总之是可以使用了。

要注意的事情?
1. macOS High Sierra 目前是测试版,如果没有特殊必要,建议不要抢先尝试,建议等秋天正式版再来好好体验。
2. 可以热插拔,无论是要插上或是移除,都不需要重新关机或开机。
3. 目前只支持 AMD 的卡,NVidia 完全没有反应,用之前 10.12 Sierra 的破解方式也无法。
4. 一定要外接屏幕,否则效能出不来,因为他只靠一条线要数据进出是很吃力的。
5. 外接屏幕时不能使用镜像模式,理由同上。
6.目前毕竟是Beta版本,有些软件支持,有些不支持。 不支持的时候显卡上的风扇就不会转,很好判断。 效能也就没有变化。 如果风扇转了,就代表软件有支持,效能也十分显著。
▼ 那么我们就来实际跑分看看,首先先用内置的显卡测试,在 Valley 这个软件的预设下,FPS 是 30 左右,分数来到了 1232。 (一样的条件 15 寸的 MBP 的分数是 FPS 45,分数为 1800,大约是增加了 50% 的效能)

▼ 如果是外接显卡,效能马上大飙升。 FPS 来到了 70 左右,分数则是接近 3000。 也就是说效能是原本的 200%,比 15 寸的 MBP 还高。

▼ 光说不练没有用,马上打开星海争霸2,很幸运的这个游戏有支持。 我们先把所有能调整的参数都调到最高。

▼ 内置的 FPS 光是开场就掉到了 16,顿顿的根本无法好好玩。

▼ 接着我们使用外接显卡,一路都至少是稳定 30 起跳。

我们想要测试 Final Cut Pro 的效果,但很可惜的,目前 FCP 并不支持,频频当机,希望接下来他们可以赶快升级,支持外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