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使用网络多年以来,密码都是一种主要的登录方式,即使有密码管理器来生成和自动填充,对于生活中所有入常登入来说仍然很麻烦,问题出在好像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 然而DFINITY基金会的Web3技术人员正在研究一种有前景的替代方案,称为「II」或「网络身分」(Internet Identity),它将重塑网络安全的样貌,这次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什么是「网络身分」(Internet Identity)? 它是如何运作?
什么是“网络身份”?
网络身份是一种 Web3 服务(使用区块链运算的产物),允许用户为其物理设备建立「锚点」,使之能安全地登录兼容服务。 网络身份并非使用密码保护,而是利用现代设备上的芯片自动生成受加密保护的一次性密钥。 你可以将它视为一种在登录服务时进行身份验证的全新快速方法。 此外,它还与其他 Web3 概念相链接,例如为自己建立多个在线身份的能力,因此得名。 它还可以隐藏你的数字足迹,保护你免受身份盗用的威胁和其他优点。 所有这些都是在DFINITY网络电脑区块链项目下实现。

「网络身分」如何运作?
接下来会有点技术性,不过如果你曾使用过其他密钥技术,听起来可能会很熟悉。 用户建立嵌入在互联网电脑区块链中的定位点标示,并将设备分配给该定位点。 这些设备使用特殊的 TPM 芯片生成隐藏的密钥来登录 Web3 服务或 DAPP(去中心化应用程序)。 这些密钥通过生物识别身份验证或不需要密码的类似安全过程(比方说 Face ID)启动,然而,握手协议将公钥与私钥结合再一起,允许用户自动登入到兼容服务中。

线上保护你的身份时,这方法有几个优点。 首先,没有密码可供破解,甚至 TPM 密钥也是完全私有的,因此当你登录到服务时,其他人无法造访它们,这对数据安全方面非常有帮助。 而且,由于每次登入都会建立一个新对话,因此另一端的任何人都很难追踪你在做些什么。
所以这一切都取决于区块链,对吧? 这样安全吗?
是的,网络身份以 Web3 和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然而与其他涉及区块链的故事不同,这些都是相当无害的东西。 你无需拥有区块链令牌即可使用网络身份。 你不必支付任何费用,而是由开发者为区块链运算付费,该过程用意在远离财务动机并专注于隐私方面。 尽管如此,它仍然是Web3世界的一部分,这种关联可能会导致许多议论和更可疑的应用程序。 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需要对区块链直接投资,也没有人试图在这里推销。

网路身份与什么一起运作?
网络身份仅适用于通过网络计算机协议支持的服务。 换句话说就是指 Web3 DAPP。 DFINITY 和其他人押在这样的区块链身份验证技术将很快成为常态,特别是其协议将得到广泛支持。 但这是一个很大的「如果」,尽管该服务拥有很大的潜力,但还有很多未知数。
网络身份通常适用于与Web3兼容的DAPP,如OpenChat。 你必须访问每个应用程序和登录名称,并检查它们是否支持这种网络计算机技术。 其中许多,包括流行的社交媒体,可能不会,除非你深层地嵌入到区块链技术世界中,这可能是网络身份最大的弱点。
我需要哪些身份验证设备才能使用网络身份?
好消息是,你的平均生物识别登入在这点上面会做得很好,其中可能包括指纹读取器、脸部识别功能以及我们日常设备上的其他技术。 对于那些想要一点额外功能的人来说,网络身份还支持现实世界的密码技术,如Yubikey,以保护你的数字身份。

网络身份需要任何费用吗?
不用,它是完全免费和开放的,这是该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它强调了数据隐私性和透明度。
网络身份比密码更好吗?
网络身份在使用DAPP时更方便,而且非常安全。 这也使像百度这样的大型科技公司或社交媒体公司更难对你进行侧写,但如果你使用 DAPP,这可能不是一个大问题。 它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方法来建立多个社交身份以提高隐私,你甚至不需要提供任何个人信息即可使用它。 但是,这也表示在出现问题时正确管理恢复选项非常重要。
请记住,虽然无法使用此方法追踪您,但它会在区块链中建立追踪。 从理论上讲,只有你可以使用助记词访问它(这就是重点),但它与你的物理设备分别存在。
如何开始使用网络身份?
你可以随时访问官方网站并建立锚点。 你还必须对自己进行身份验证并选择恢复方法,例如短语或安全密钥。 然后,你需要将特定设备(例如 Android 手机)添加到锚点上,以便它们正常工作。 倘若你担心具体细节,可以到 GitHub 上查看源代码或向社群询问取得更多相关信息。

现在你知道网络身份是什么了
如果你使用 Web3 服务或有兴趣使用隐私友好的 DAPP,网络身份值得你花时间了解一下。 它的未来,就像目前所有 Web3 的未来一样,仍然是阴云密布不见明朗,但它是身份验证软件的坚实基础。 此外,它完全免费的,没有任何可疑的区块链投资骗局即可运作。 即使网络身份仍然需要证明它使最新的去中心化网络活动向前迈出的一大步,但这的确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Web3 运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