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硕突然为 ROG ASTRAL 系列加入显卡下垂检测功能?

华硕突然为 ROG ASTRAL 系列加入显卡下垂检测功能?

近日开始有 ROG ASTRAL 系列显卡的用户发现,华硕自家显卡软件 GPU TWEAK III 突然新增的一项前所未见的功能,名为 EQUIPMENT INSTALLATION CHECK。 这个 CHECK,原来是检查显示卡有没有下垂 (TILT DOWN)。 有趣的是,华硕ROGASTRAL RTX 50系列的介绍中,从没有提及过这项GPUTWEAK III功能,官网只有介绍 THERMAL MAP和POWER DETECTOR+等ROGASTRAL限定的功能。 看来ROG ASTRAL RTX 50系列还真的比ROG MATRIX RTX 4090更强大,因为在RTX 50上华硕加入这个铁三角,从温度、电流和重量三处着手,协助用户稳妥使用华硕显卡。

ROG ASTRAL给你满满的情绪价值

先容笔者简单介绍一下ROG ASTRAL的背景,各位也能以我们ROG ASTRALRTX 5090 LC的开箱文章作为参考(链接)。

华硕突然为 ROG ASTRAL 系列加入显卡下垂检测功能?

POWER DETECTOR+

关于POWER DETECTOR+,那是华硕利用额外的电路和特制PCB,把16PIN的6路12V拆开再独立量测电流值,然后显示在自家软件中。 一旦检测出某路 12V 的电流值异常,(新版本) 就会发出警示。 笔者之前也有介绍过(链接),而这项功能在ROG MATRIX RTX 4090上也有。 这些特别功能和设计,背后依赖额外的硬件设计和软件支持。 华硕采用3颗TEXAS INSTRUMENTS和6颗小小的黑色电流检测电阻,通过MCU(ITE IT8915FN-56)回报六路电流流通值。

华硕突然为 ROG ASTRAL 系列加入显卡下垂检测功能?

THERMAL MAP

关于 THERMAL MAP,华硕GPU TWEAK III分别在核心两侧的供电模块,以及核心上下的内存,显示4组PCB温度。 经我们实测,那些温度应该不是由那些芯片内部引出,而是由PCB上一些额外电路测量得出。 在写开箱文的时候,笔者不太确定华硕实际使用的温度探测芯片在哪,但有发现PCB上的确存在8颗小小的芯片(丝印1AE),分布在PCB各处。 后来笔者才查到,这些 1AE 芯片,便是 TEXAS INSTRUMENTS TMP1075 (链接)。 但笔者仍然不明白为什么华硕不开放16PIN旁边的PCB温度显示。

华硕突然为 ROG ASTRAL 系列加入显卡下垂检测功能?

EQUIPMENT INSTALLATION CHECK

以上这些东西,ROG MATRIX RTX 4090 好像全都有,所以再次出现不会感到没有太特别,华硕一样有宣传这些功能。 直至近日有用户在网上回报华硕突然新增一项全新功能(来源一来源二),检测GPU SAG这个老问题。 实际上据一些媒体测量,风冷版的ROGASTRAL RTX 5090重量上已达3 KG。 显示卡本体也很长,所以显卡出现下垂也不奇怪。 重点在于,笔者刚好想起BILIBILI 51972之前的一则贴文(来源),警告RTX 50系列用户必须要显卡支撑装置,否则有机会损坏主板PCIe插槽导致一系列怪问题。 华硕这项全新功能,似是回应自家 3 KG 设计,协助用户正确使用显卡。 显示卡不下垂除了外观上更好看,也可避免所谓内存芯片掉点的问题,甚至可以保护主板 PCIe 插槽。 可能你不知道,其实在一些板厂的主板说明书里,同样有明文提及用户应该使用显卡支撑装置。

华硕突然为 ROG ASTRAL 系列加入显卡下垂检测功能?
华硕突然为 ROG ASTRAL 系列加入显卡下垂检测功能?

此时,笔者再次审视华硕的PCB,看看这次的EQUIPMENT INSTALLATION CHECK是从何而来,PCB上显然有相应的硬件设计。 笔者也查了很久,因为芯片丝印这东西各家都有自己的标准,也不会在自家官网上让你随便查 MARKING / DEVICE CODE。 最后笔者怀疑就是在INA3221之下的那颗小小的芯片(AN 99D),负责检测显示卡有没有下垂。 说实话笔者也没有很确定就是这颗芯片负责这个功能而这颗芯片就是检测下垂,但搜集回来的资料显示这应该是 BOSCH SENSORTEC BMI323 IMU (链接)。 笔者也是首次看到IMU这种东西,原来是指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惯性测量单元。

在产品介绍中有提到:

The BMI323 is a general purpose, low-power IMU that combines precise acceleration and angular rate (gyroscopic) measurement with intelligent on-chip motion-triggered interrupt features.

BMI323 是一种通用、低功耗 IMU,它将精确的加速度和角速率(陀螺仪)测量与智能型片上运动触发中断功能相结合。 (GOOGLE TRANSLATION)

华硕突然为 ROG ASTRAL 系列加入显卡下垂检测功能?

笔者再到TECHPOWERUP的ROG MATRIX RTX 4090评测文章查看PCB图片(来源),好像没有看到这颗BMI323。 这意味着ROG ASTRAL LC真正领先ROGMATRIX,ROG ASTRAL三种保护功能三位一体。 虽然液金的导热系数好像比相变片高,但相变片可能更安全也更持久。 笔者估计华硕或许最近处理好检测显示卡下垂的功能,所以一开始也没有拿来当卖点,这也是非常保守而且负责任的行为。

以目前的市场售价而言,ROG ASTRAL RTX 5090与RTX 5080非常昂贵。 笔者近日刚好一边写文章一边看直播回放,全球知名的实况主XQC赚那么多很有钱,近日直播组装电脑时也直言RTX 5090贵得过份(来源)。 不过,要是笔者有几千块美金花在RTX 5090上,笔者是会选择ROGASTRAL,全因这些看上去没什么用的功能,给予笔者极大的情绪价值。 16PIN 输入、温度、显示卡平行等等,一般都不会影响你的游戏 FPS,直至坏掉。 从芯片成本的角度来看,笔者猜这些东西成本并不贵。 但是正因为有这些不起眼的东西,让笔者感受到有被尊重的感觉,也就值了。 INA3221 十多年前就有显卡使用,不像是很值钱的东西。 PCB 温度检测主机板上更是普遍,在显卡上也有以前的 EVGA ICX。 但因应市场忧虑和需要,华硕重新拿出这些东西,并整合起来,放在ROG ASTRAL系列上,这就是真正不看财富的上进心,因为笔者是认为华硕就算不给这些功能,也是敢卖这个价格的。 据网友回报,这功能好像只存在于特定的 GPU TWEAK III 版本上。 笔者也没卡,所以实际上不太关心 /无法关心。

值得一提的是,笔者曾在一个维修频道中看到,显示卡是不宜托得太高,否则有机会使PCB反方向变形(链接)。 YOUTUBE 频道 Technology Hive 在视频中展示承托过当的 PCB 的确上扬了,右上角翘起来。 他是建议任由地心引力把显卡的右上角扯下去。 笔者看来,自行使用这些显卡支撑装置,也是有一点风险。 笔者同时好奇华硕的设计,有没有反过来计算TILT UP。

华硕突然为 ROG ASTRAL 系列加入显卡下垂检测功能?
(0)
摩榜哥摩榜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