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宣布,将以气候状态作为日后骇客行为代称,其中仍处于追踪、尚未有具体分类的骇客行为将以「风暴」 (Storm)为称,由政府于背后支撑的骇客行为则会以「台风」 (Typhoon)为称,而伊朗骇客行为则会以「沙尘暴」 (Sandstorm)为称,若是以经济作为攻击动机的骇客行为则会以「暴风雨」 (Tempest) 为称。

在微软针对黑客组织分类方式,包含国家级(Nation state)、经济攻击为目的 (Financially motivated)、针对私人情况发动攻击 (Private sector offensive actors)、认知作战类型 (Influence operations),以及仍处于发展阶段 (Groups in development)等。
而此次宣布以气候状况作为命名代称,分别以「台风」、「沙尘暴」、「雨」 (Rain)、「雨雪」 (Sleet)、「暴雪」 (Blizzard)、「冰雹」 (Hail)、「灰尘」 (Dust)、「气旋」 (Cyclone)等名称,形容源自、伊朗、黎巴嫩、朝鲜、俄罗斯、南韩、土耳其、越南等地的骇客行为。
至于以攻击行为作为区隔的情况,则包含「暴风雨」、「海啸」 (Tsunami)、「洪水」 (Flood)等,分别形容以经济、私人领域、认知作战为攻击目的的骇客行为,其他尚未归类的骇客攻击行为,则是以「风暴」为称。

虽然微软认为新命名方式将有助于快速了解特定骇客行为源自何处、攻击目的,但也有看法认为这样的命名方式会与其他资安业者命名方式混淆,反而容易造成认知理解上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