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留住你,科技公司都费了哪些心思?

一个人拥有多部装置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有的就连手机、平板到电脑,都来自同一品牌,似乎不用这家的产品就用不下去。 但你有想过,为什么这些科技公司的产品会这么吸引人? 到底运用了什么手法让消费者难以离开?

为了留住你,科技公司都费了哪些心思?

产品之间的相互连动、整合

目前的很多厂商都很积极的推出许多产品,除了常见的手机和电脑,手表、电视,甚至连家电都有。 小米和三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通过自家设备之间的紧密相连,增加整合能力。 有的还有自动化功能(例如:手机使用定位判断你是否快到家了,就会先开启空调和空气清净机),将软、硬件集中整合控制,形成生态圈。 让用户感觉到便利,日后购买的产品就会有很大机率会选择同一家。

产品封闭性

为什么App下载只能从单一渠道付费下载? 为什么与其他品牌传输文件这么困难? 提高与其他产品的不兼容性,迫使只能使用厂商的标准,让消费者没有选择。 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Apple和Microsoft了吧! iOS只能从AppStore下载、iPhone/iPad只能使MFI认证的Lightning充电线(现在有改用Type-C就好多了)、Office文件用其他文书软件会跑版等……。 当然不只是有这些。 使用私有协议(AirDrop)、专用格式(.docx/.pptx)这些也是。

先用免费吸引你

相信都使用过免费软件的经验吧? 有些软件会标榜免费使用并开放基本功能,等用户需要进阶功能时在提示付费。 可别小看提供免费使用的这个手段,只要在这个阶段让人觉得好用,就会增加对这个产品的好感度,之后付费购买意愿比较高。

放任盗版,用过就回不去了~

首先,本人非常不鼓励使用盗版。 这边要说的是,放任盗版其实也是一种商业手法,通过不太过于追究盗版的方式(当然也不是完全都不抓),让使用者养成依赖性,累积到一定的市场规模后,就代表企业或个人用户会越来越离不开。 以Windows和Office为例,微软不刻意去抓个人用户使用盗版,目的就是要保持用户黏性,并且利用盗版也可以起到宣传的用途,并有机会让消费者并转向使用正版的可能性。


上述的商业手法有些真的很聪明,会让人很难离开,一试成主雇,有还会混着使用。 只不过,假使一个产品有不好用的地方时,有些消费者也不太愿意跳槽到其他品牌,这是为什么?

红茶想到最根本的原因可能就是:转换成本


转换成本

这可以是说阻碍用户跳槽的最大主因。 不单单只是花费了多少前在上面,还包括了:要购买新周边配备、重新学习操作的时间等……,只要在转换过程中让使用感到繁琐,就会降低跳槽意愿。

举一些例子:常用的通讯软件:微信,虽然在应用商店负评不断,但支付和聊天功能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使用群; Android的功能虽然比 iOS 多,但操作习惯、在 AppStore 购买的 App 和 AirDrop 只能同品牌之间使用,这些都是让用者难以跳槽的原因。


你也有过难以转换品牌的经历吗? 欢迎在下方分享你的跳槽过程或是想法。

(0)
臻智哥臻智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