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C 版 AirPods Pro (第 2 代) 开箱体验:苹果次世代 Pro 级音频体验的首块拼图

做为史上最畅销真无线耳机 AirPods Pro 系列接班人的现役「第 2 代」产品。 则也乘着iPhone 15发布跟着一起进行了更新 – 这也就是我们这次进行评测的产品:AirPods Pro (第2代)搭配USB-C,或者很多人都会称之为USB-C版AirPods Pro 2。

说到苹果在移动设备这边导入 USB-C 的速度。 你要说他慢吗,倒也还真的找不到有更慢的品牌。 但有死踩到欧盟规定的最后一天吗? 倒也没有,算是提早就在 iPhone 15 全系列都带来这样的规格。

USB-C 版 AirPods Pro (第 2 代) 开箱体验:苹果次世代 Pro 级音频体验的首块拼图 - 榜哥

更妙的是,旗下原本采用 Lightning 充电端口的配件,也全都以超高效率在新世代手机改为 USB-C 之后改版或直接灰飞烟灭,基本上很难看到 Lightning 充电端口的产品了(大部分啦 – 就不提 M3 iMac 搭配的键盘鼠标没改版之谜了)。

做为史上最畅销真无线耳机 AirPods Pro 系列接班人的现役「第 2 代」产品。 则也趁着iPhone 15发布一起进行了更新 – 这也就是我们这次进行评测的产品:AirPods Pro (第2代)搭配 USB-C,或者很多人都会称之为 USB-C 版 AirPods Pro 2。

USB-C 版 AirPods Pro (第 2 代) 开箱体验:苹果次世代 Pro 级音频体验的首块拼图 - 榜哥

与当初刚发表时候,许多人看到这个更新第一时间会有的疑问相同。 就是「这不就只是改了个充电方式而已?」 甚至会觉得,既然 iPhone 15 一样可以通过 USB-C 转 Lightning 线为先前的配件充电,那么其实这样的改版好像有点感觉不到差异?

关于这个问题,我只能说答案随着时间,可能会将从「的确感觉不太到变化」转变成为「有很大差异」。 怎么说呢? 就请看看我们这次的开箱评测报告吧。

USB-C 版 AirPods Pro (第 2 代) 开箱体验:苹果次世代 Pro 级音频体验的首块拼图 - 榜哥

规格方面 AirPods Pro (第 2 代) 搭配 USB-C 基本上除了产品本身提到的实体充电端口的改变,其次则是可以看到耳机与充电盒都更加强了防尘抗水的等级来到了 IP54(先前为 IPX4)。

此外,苹果还是有针对这次改版带来一些 One More Thing 等级的隐藏惊喜。 也就是首度将 Lossless 保真压缩音频支持导入 AirPods 产品系列之中 – 但(目前)要搭配 Vision Pro 才能启动。 也因为如此,这次测试中自己是会很想确认聆听感受在还未搭配 Vision Pro 目前的状态下,新版 AirPods Pro 2 在聆听体验上是否会有不同。

USB-C 版 AirPods Pro (第 2 代) 开箱体验:苹果次世代 Pro 级音频体验的首块拼图 - 榜哥
▲图片来源:Apple

除此之外的其余规格包括:比初代要高两倍的主动式降噪效果,以及调整趋向相对适合流行、摇滚、嘻哈和电子舞曲等音乐类型的低失真音频驱动器、放大器与音频运算法的在硬件与软件的配合下所提供的更好音质等增进。 还有更高33%续航,启动主动降噪可聆听最高6小时的续航。 基本上都与 Lightning 的版本相同。

所以包括各种通过 H2 芯片的表达式音频能耐表现,有兴趣可以看看我们之前的评测,里面有更多相关的测试心得 – 这次我们虽然还是会有开箱,但会有更多部分放在后续更新功能的长时间使用心得分享。

USB-C 版 AirPods Pro (第 2 代) 开箱体验:苹果次世代 Pro 级音频体验的首块拼图 - 榜哥

开箱

USB-C 版 AirPods Pro (第 2 代) 开箱体验:苹果次世代 Pro 级音频体验的首块拼图 - 榜哥

AirPods Pro (第 2 代) 搭配 USB-C 盒装最明显的改变,就是后面的标示已经加上了「各种 USB-C」,产品图也改成了 USB-C 的线头。

USB-C 版 AirPods Pro (第 2 代) 开箱体验:苹果次世代 Pro 级音频体验的首块拼图 - 榜哥

盒装内最主要的差异是线组换成了单纯 USB-C 的充电线(看起来是跟 iPhone 15 系列相同),其余则是还有看到盒装内附的耳塞组新增了 XS更小尺寸的版本。

USB-C 版 AirPods Pro (第 2 代) 开箱体验:苹果次世代 Pro 级音频体验的首块拼图 - 榜哥

如果你是第一次使用的话,个人会推荐把「个性化音频」以及「耳塞套服贴程度测试」都设置起来,以确保最服贴的佩戴以及包括 3D 音效的沈浸效果表现。

USB-C 版 AirPods Pro (第 2 代) 开箱体验:苹果次世代 Pro 级音频体验的首块拼图 - 榜哥

耳机充电盒本身依然保持着堪称集合各种苹果充电之大成的能耐。 包括超通用的 Qi 无线充电 / MagSafe,甚至是用 Apple Watch 的磁吸充电器也可以。 再加上更好「蹭充电」的 USB-C 充电端口 – 说真的,在这小小的充电盒里可以塞得进这么多充电支持真的蛮猛的!

USB-C 版 AirPods Pro (第 2 代) 开箱体验:苹果次世代 Pro 级音频体验的首块拼图 - 榜哥

因此,相信大家出门在外如果真的遇到忘记充 AirPods 之类的状况,应该是都能找到可以补充电量的方法 – 这次的 iPhone 15 系列也能够直接帮忙充电(只要有带线的话 XD)。

USB-C 版 AirPods Pro (第 2 代) 开箱体验:苹果次世代 Pro 级音频体验的首块拼图 - 榜哥

耳机充电盒的「多才多艺」不仅止于充电的多样形式而已。 包括吊饰孔、支持充电时还有通过 U1 芯片精确寻找时的寻机音效都可以支持(下面这张是想顺便现一下我超爱的 Alto 皮革保护壳,跟 Lightning 的版本通用没问题喔! )。

USB-C 版 AirPods Pro (第 2 代) 开箱体验:苹果次世代 Pro 级音频体验的首块拼图 - 榜哥

AirPods Pro (第 2 代) 的配对体验依然保持苹果「开盖即弹出配对窗口」的无缝体验。 不过随着后续系统更新,也新增了对于搭配iOS 17开始提供的新世代功能,包括适应性音频、个性化音量与对话感知的说明与设置流程。

USB-C 版 AirPods Pro (第 2 代) 开箱体验:苹果次世代 Pro 级音频体验的首块拼图 - 榜哥

开完箱了,接下来我们也来分享 USB-C 版本 AirPods Pro 2 的聆听与使用体验吧!

USB-C 版 AirPods Pro (第 2 代) 开箱体验:苹果次世代 Pro 级音频体验的首块拼图 - 榜哥

使用体验:软件先行,硬件解锁惊喜再等等!

先来解答这次体验最想了解的音质有无差异这个问题。 以笔者对照 Lightning 版与 USB-C 版本目前听到的差异是… 并没有什么感觉(咦)。

这也不意外,毕竟现有条件下,基本上即便聆听的音乐文件是无损的保真压缩音频格式,但在耳机本身没能通过 Vision Pro 来正式解锁保真压缩音频支持的前提之下,似乎很难有太多差异 – 这点也可以从通过仪器分析音质表现的其他频道的测试中可以用更客观的条件验证。

USB-C 版 AirPods Pro (第 2 代) 开箱体验:苹果次世代 Pro 级音频体验的首块拼图 - 榜哥

另一项关键的硬件改进,则是在原本的 2.4GHz 蓝牙频段之外,加入了对 5GHz 的规格支持。

虽然感觉上是为了与超近距离使用的 Vision Pro 合作之下达成更大的数据吞吐量与超低延迟,是实现保真压缩音频的关键。 不过也有人提到,这似乎有机会让 AirPods Pro 与设备之间的连线的频段塞车可能导致的断连问题更不容易发生。

但这样的「沟通」显然也是需要 iPhone 等设备端也能支持才能确定有用上 – 这部分我们会再进行追踪询问。 不过就目前自己在家中搭配 Mac 使用的心得,是真的觉得在室内移动时讯号干扰的问题少了很多。 这就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了!

无缝融入生活的适应性通透模式”

现有AirPods Pro 2都能通过H2芯片得以在装置端每秒进行48,000次处理的H2芯片效能,再加上后续更新所提供的新功能部分的体验。 其中最令人好奇表现的是通过数万小时不同场景的学习分析,号称可以根据环境甚至是甚至互动情况来主动控制降噪程度的「适应性通透模式」在实际使用上到底有哪些好处。

USB-C 版 AirPods Pro (第 2 代) 开箱体验:苹果次世代 Pro 级音频体验的首块拼图 - 榜哥

在我们的体验之中,可以发现适应性通透模式基本上是在融合入了高音量声音消除,可以主动压低过高音量(约莫 80dB)噪音的功能,再加入一层能根据环境声音来调整不同声音的降噪程度的功能。

就官方的例子来说,基本上可以让你身处有着吵杂车辆声音或是厨房抽油烟机声响的环境下,依然可以通过运算音频来压低噪音来突显周遭的互动人声。

USB-C 版 AirPods Pro (第 2 代) 开箱体验:苹果次世代 Pro 级音频体验的首块拼图 - 榜哥
▲ 图:在适应性通透模式下,即使关闭「高音量声音消除」也依然会执行噪音降噪的功能(显示为:在家里播工地视频测试噪音 – 希望邻居不会生气)。

说真的,与之前通透模式开启「高音量声音消除」的使用心得类似,就是真的会让自己因为噪音而焦躁的情况少了很多很多 – 这次的适应性通透模式更能让你可以更保持聚焦。

个人推断苹果依然是以「运算余裕」的概念,在运算音频效果更好的 AirPods Pro 2 上改进了通透模式的效果。 通过主动降噪降低高音量噪音之余,以「类 · 助听」的效果来为用户分析出环境音中相对重要的部分,延伸消除不同程度、类型噪音。

个人觉得一直以来 AirPods Pro 的通透模式之所以评价这么高,就是因为它的反应与效果好到可以很轻松融入生活之中。 甚至如果不听音乐的话,有时候甚至会忘记自己有戴着 AirPods Pro – 但其实你已经在更好的噪音消除与环境音的平衡模式下了。

更深度适应你的「个性化音量」与「对话感知」

如果你手上有 AirPods Pro 2 的话,个人很推荐大家在最新更新之后打开音量的系统选项,观察一下不同情况下音量与降噪模式的「主动变化」。

开启「个性化音量」功能时,音量就会针对不同的环境音以及你选择的噪音模式来调整音乐或媒体的大小声。

像是如果是在很吵杂的环境下,你就会通过界面看到(当然也会听到)音量会默默地变大声一些; 从通透模式切换到降噪模式时,很多时候用户会因为干扰的声音变小而会想要调低音量 – 此时如果有开启个性化音量的话,AirPods Pro 就会帮你代劳渐渐降低音量 – 是不是很智能!

USB-C 版 AirPods Pro (第 2 代) 开箱体验:苹果次世代 Pro 级音频体验的首块拼图 - 榜哥

虽然前段讲的好像我对这个功能给予超很好的评价。 不过我也遇过像是坐在窗边风声忽大忽小、在飞机上因为飞行状态不同而有不同程度的噪音。 这时候个性化音量功能高高低低调整音量来对应这些环境音量的情况就会变得很明显。

只能说虽然这个功能的调整幅度已经尽量不突兀了。 但终究还是比起适应性通透效果要来得容易察觉到音量调整的迹象。 所以在这种时不时会因为随机的高噪音而导致自动音量时常起伏的场合里,我就会关闭这功能。

USB-C 版 AirPods Pro (第 2 代) 开箱体验:苹果次世代 Pro 级音频体验的首块拼图 - 榜哥

再来是个人觉得苹果下的功夫超乎想像多的「对话感知」功能。

它会通过 AirPods Pro 上面的感测器与麦克风,侦测「声音」与「张嘴的动作」。 当你开始讲话的时候,AirPods Pro 会很快速降低目前播放的媒体音量来对应可能的对话。 虽然介入时会比个性化音量更突兀(废话),但我却相当赞赏它可以懂得在不同情境相应调整的贴心。

首先,对于用户开始讲话的侦测机制,我发现随着 AirPods Pro 后续的更新(或学习? ),它的反应方面与公测版初期相比好了不少 – 基本上只要一出声甚至是只说声「嘿」或「Hi」就很快会降低媒体音量并切换为「通透模式」。

这项功能的贴心之处在于,除了会「确定」是用户发出声音才会做动外(打哈欠跟伸懒腰不会触发! )。 如果在发出声音的同时也有侦测到环境中有人声的话(也就是判定为正在对话中),这个效果就会持续到不再有人声为止; 而且对话越久,恢复的时间也会相对更长些。

这里也分享一个小秘技,就是如果你触发了对话感知之后,因为各种巧合的关系导致状态一直持续(可能只是打声招呼,结果旁边有其他人在持续聊天之类的)。 此时我发现可以通过耳机柄的触控音量调整功能把音量调高,就会立刻恢复媒体播放音量。

这时候会觉得,虽然眼前预期到需要主动对话的时候是可以直接长按耳机柄来暂停音频。 不过若是可以在周遭有对话的时候,能直接通过「降低音量」的手势来触发对话感知,个人觉得也会是一个相当直观的操作 – 毕竟 AirPods Pro 后来其实也有导入,通话时短按一下「静音」的快速功能啰。 加入这样的操作感觉也算合理?

USB-C 版 AirPods Pro (第 2 代) 开箱体验:苹果次世代 Pro 级音频体验的首块拼图 - 榜哥

另一个使用后才发现的有趣细节,是当感知到对话而启动对话时,AirPods Pro 不仅会切换到通透模式,甚至还会因为启动针对人声的降噪效果,降低噪音并突显对话声音协助聆听。

重点是,这个效果其实不播音乐也能感受到,甚至降噪效果会比适应性通透模式时要更明显 – 这里的逻辑我也觉得怪,毕竟通透模式降噪效果应该会比适应性通透模式要差才对? 但真的就是这样运作的没错 XD。

USB-C 版 AirPods Pro (第 2 代) 开箱体验:苹果次世代 Pro 级音频体验的首块拼图 - 榜哥

综合自己使用的心得,个人认为日常大多状况大家都可以很放心的将噪音控制的模式放在相当智能的适应性通透模式,让长按耳机柄的模式切换在适应性通透与降噪模式间变换即可。 不过还是要提醒一下,由于这个模式会对被判定「不重要」的声音来降噪。

所以虽然苹果先前就已经提过不建议在操作车辆等状态使用了(毕竟还是可能有延迟以及降噪导致未能即时注意状况)。 但如果你生活会常常需要从走路切换为骑单车/机车或操作机器,很容易忘记自己还一直戴着耳机的话。 就建议可以考虑改成常驻使用「通透模式」并开启「高音量声音消除」,应该就能最大程度兼顾保护听力与对环境声音的感知。

结语

像是 AirPods Pro 这样的真无线降噪耳机,无论是被拿来当作父母抵御小孩爆哭造成的神经紧绷问题、通过降噪来提升媒体聆听品质又或者是单纯用来在生活工作中,隔离出一个相对专属于自己的空间等使用情境。 这样的产品其实已经逐渐成为许多人心目中必备的行动配件。

因此,个人认为会看到 AirPods Pro 会随着目前苹果设备中的主角 iPhone 转用 USB-C 后就快速改版,其实也不是太奇怪的一件事。 毕竟能够在各种苹果设备包括:iPad、Mac 甚至是Apple TV 之间快速切换的AirPods 系列,已经可以说是实现无缝生态系体验效果的最佳配件了,自然会更需要快速地跟着设备一起改版。

所以购买建议方面,个人会觉得 AirPods Pro 2 依然是我们十分推荐,搭配苹果产品一起使用的绝佳配件(送礼也不赖,别忘了可以激光镌刻啊)。

USB-C 版 AirPods Pro (第 2 代) 开箱体验:苹果次世代 Pro 级音频体验的首块拼图 - 榜哥

虽说这次 USB-C 版本的 AirPods Pro 的测试中,我们还无法搭配 Vision Pro 启用并体验无线版本的保真压缩音频支持,因此可能会觉得改版的差异并不太大。

但至少可以确定,AirPods Pro (第 2 代) 搭配 USB-C 将是接下来苹果 Pro 级音频体验的第一块拼图。 这也是它相对于先前版本的最大差别之一 – 另一个就是 USB-C 充电,也是这次改版唯二比较能推荐上一版用户升级的主要理由; 反之,完全没打算入手 Vision Pro 的话,就觉得应该暂时是没有必要升级这个版本。

是说,个人其实很期待未来在 Vision Pro 外,还会有哪些设备可以搭配新版的 AirPods Pro 2 启用这样的聆听效果支持 – 改款的 MacBook Pro? 还是 iMac Pro? 不知道大家觉得有机会在其他设备提供这样的支持吗,可以分享一下自己的想法啊。

(0)
老哥老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