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加入RCS、向安卓阵营低头? 从呛「帮买iPhone」到态度软化,关键在哪?

苹果加入RCS、向安卓阵营低头? 从呛「帮买iPhone」到态度软化,关键在哪?

过去一向对RCS避而不谈的苹果,突然在政策上180度大转弯,宣布明年晚些时候iPhone将更新RCS功能,未来iPhone与Android手机之间终于能有畅通无阻的聊天体验。

苹果在声明中表示,明年晚些时候他们将增加对RCS通用配置文件的支持,「相信比起短信(SMS)、多媒体短信(MMS)相比,RCS能提供更优质的通讯体验。」

什么是RCS? 苹果为什么一直避而不谈

RCS全名为「富通信解决方案」(Rich Communication Services),与目前广为使用的简讯功能相比,是种更接近Line、Messenger等通讯软件体验的通讯服务方案,用户可以传送更高分辨率的图片、影音、文件,以及各种表情图案,并提供群组聊天等功能,而且不像简讯会依使用量收费,是完全免费的服务。

iPhone之间通过iMessage聊天时,彼此的对话泡泡是蓝色的,而与Android手机用户对话时,泡泡则是绿色的,Google曾表示,这不只是颜色上的差别,更代表着质量低劣的聊天体验,原因就是苹果不愿使用更先进的RCS技术。

库克曾被问及关于iPhone与Android手机间通讯不便的问题,当时他回应「请帮妈买支iPhone手机。」 图/ shutterstock▲ 库克曾被问及关于iPhone与Android手机间通讯不便的问题,当时他回应「请帮妈买支iPhone手机。」 图/ shutterstock

Google是RCS技术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去年曾打造网页公开向苹果喊话,「现在该是苹果改善短信服务的时候了!」 呼吁苹果尽快转向RCS技术,消除手机用户间沟通的阻碍,提供更优质的聊天体验。

《华尔街日报》曾指出,iMessage的对话泡泡颜色已经成为青少年的身份认同,使用Android的孩子会遭受同侪压力,甚至被霸凌。 Google就炮轰过,苹果总是主张人性与公平,却凭借同侪压力与霸凌来销售产品,非常虚伪。

即使苹果深知会带给用户跨平台通讯的不便,却一直不愿投入RCS技术的理由很简单──iMessage功能是iPhone销售重要的「护城河」。 苹果与Epic Games诉讼期间披露的一份文件中,苹果软件工程副总裁克雷格. 费德里奇(Craig Federighi)曾表示,假如为Android系统提供iMessage服务,就会降低使用iPhone的双亲,给孩子使用Android手机的阻力。

去年,苹果执行长库克(Tim Cook)在一场座谈会上被听众提问,他与母亲分别使用iPhone及Android手机,没办法简单地与母亲分享视频,为此感到困扰, 而库克则回应,「请帮妈妈买一支iPhone。」

「我认为用户并没有想要我们在这方面投入大量精力。」 库克解释。

逆转态度宣布支持RCS,苹果为何主动放弃“护城河”?

然而一年过后,苹果现在却宣布将支持RCS技术,让iPhone与Android手机间的通讯不再阻碍重重,拥有iPhone用户之间使用iMessage聊天相近的体验。 不过,这不代表iMessage会消失,或者出现重大变化,苹果两项服务将并行提供、分开存在。

为什么苹果突然决定放弃自己依赖许久的护城河? 外界认为,与苹果正面临越加严格的审查不无关联,欧盟的数字市场法已在11月正式实施,苹果就被指定为掌握主要数字平台的六大守门人之一,iMessage等服务也被纳入规范当中。

iMessage 里不同系统用户的「蓝绿恶斗」不会因此结束,但未来 iPhone 用户将有更适合与 Android 手机用户沟通的RCS服务。 图/ shutterstock▲ iMessage里不同系统用户的「蓝绿恶斗」不会因此结束,但未来iPhone用户将有更适合与Android手机用户沟通的RCS服务。 图/ shutterstock

在苹果宣布支持RCS前不久,才传出苹果计划对数字市场法提出上诉,想将iMessage、App Store剔除新规范之下,反对欧盟进行更严格的审查。

苹果的态度或许也可从声明中窥见一二,他们强调,iMessage仍是更安全的通讯手段,iMessage使用点对点加密,并且苹果也持续升级加强安全性。 相较之下,RCS暂时没有同等程度的隐私保障,不过Google已承诺会积极寻找解决方案,在未来达成点对点加密服务。

虽然iMessage里,Android仍旧会是相异的绿色对话泡泡,对于苹果终于展开行动,Google在声明中表示,「我们很高兴看见苹果迈出第一步加入RCS,我们欢迎苹果加入我们与GSM协会的合作,共同发展RCS让消息传递更公平及安全。」

(0)
臻智哥臻智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