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Apple一次推出M3、M3 Pro、M3 Max芯片,并同时更新MacBook Pro 14寸及16吋,要重要的是将MacBook Pro 13寸下架,虽说看似精简了产品线,但MacBook Pro 14寸除了有搭载M3芯片的版本外,也有M3 Pro及M3 Max版本,其中M3 Pro版CPU的核心数还有二种版本,算一算产品的选择相当多。 当然,由前一代MacBook Pro 14寸及16寸的角度来看,新款主要差异在芯片的不同,但若由被取代的MacBook Pro 13寸来看,改变可是相当大,以下就由多个面向来分析,看看新款M3版MacBook Pro14寸值不值得升级!

MacBook Pro 14/16 寸规格差异
在M3系列芯片推出后,MacBook Pro 14吋及MacBook Pro 16吋也全面升级M3系列芯片,且目前在苹果官网上,Pro系列也只剩这两种尺寸可以选择,至于搭载M2芯片的MacBook Pro 13寸,也就是具备Touch Bar的机型,也已经在官网下架,短时间内不管是Pro或Air系列,应该不会再有13寸的机型。
而MacBook Pro 14寸及MacBook Pro 16吋除了尺寸不同之外,还再细分为搭载M3、M3 Pro、M3 Max芯片,不过只有MacBook Pro 14寸有推出M3芯片版本,搭配8GB内存,且只有2个Thunderbolt 3/USB 4端口,在定位上比较像是MacBook Pro13寸的后续机型。
至于苹果每次推出新芯片时,都会有CPU核心数少1~2个、价格更经济的最入门版本,这次则是设置在搭载M3 Pro及M3 Max芯片的MacBook Pro 14版本上。 另外,由于M3系列芯片架构的改变,搭载M3 Pro芯片的MacBook Pro,配置的内存会由18GB起跳; 搭载 M3 Max 芯片的机型,内存会由 36GB 起跳。

▲ 新款MacBook Pro 14寸及MacBook Pro 16寸推出银色及太空黑色,但只有搭载M3 Pro及M3 Max芯片的版本有太空黑色可以择择。

M3、M3 Pro、M3 Max芯片:3 纳米制程、全新 GPU 架构,效能及效率都升级
苹果在去年底发布 M3 系列芯片,并同时推出 M3、M3 Pro、M3 Max 三款芯片,采用 3 纳米制程技术,以及新一代 GPU 架构、更高效能的 CPU、更快的神经网络引擎,还提供更高容量的统一内存,再提升效能及续航力表现,并加速汰换 Intel 芯片的 Mac。 而全新推出的MacBook Pro 14寸及MacBook Pro 16寸,最大升级就是采用M3系列芯片。
采用3纳米制程技术
进入到M3系列芯片,也代表M系列芯片第三代的开始,从2020年推出M1到现在,苹果在系统单芯片(System-on-a-chip,SoC)设计也更成熟,除了CPU、GPU、内存等多个模组整合在一起外,更采用3纳米制程技术打造,也是市售电脑首次采用3纳米芯片,而在M3芯片中具备250亿个晶体管,比M2芯片的200亿个电晶体,多出 25%,且通过晶体管的增加,芯片的功能也有所提升。
M3芯片的晶体管数为250亿个、M3 Pro为370亿个、M3 Max为920亿个,比起M2系列都更大,而M2芯片的晶体管数为200亿个。
最高 128GB 统一内存
当然,M3系列芯片也是采用CPU与GPU内存共享的设计,即统一存储器架构(Unified Memory Architecture,UMA),这是M系列芯片的一大特色,也助于提升带宽、延迟和性能表现。 而M3芯片最高可共享24GB内存容量,及每秒达100GB的传输速率; M3 Pro 最高可共享 36GB 内存容量,及每秒达 150GB 的传输速率; M3 Max芯片最高可共用128GB内存容量,及每秒达400GB的传输速率。
GPU 动态缓存技术提升性能
要说到 M3 系列芯片中最显著的改变,就是采用全新的 GPU 核心,并且藉由动态快取(Dynamic Caching)设计,藉此让显示效能提升,并加入网格着色(Mesh Shading)、实时光影追踪(Ray Tracing)技术,让画面更为逼真及写实。
当中,动态快取(Dynamic Caching)功能,会依不同运算需求去动态调整GPU所需要的快取内存,让每项运算的任务都能使用确切的内存需求,不浪费及闲置用不到的快取内存,以提高GPU的使用率。
此外,也加入光线追踪技术,这也是M系列芯片首次将硬件加速光线追踪功能应用在Mac上。 通过光线追踪将光线与场景互动时的属性进行建模,使App能够打造更逼真并符合物理特性的图像。 而新的渲染功能,也就是发布会中提到的网格着色技术,能够为几何处理带来更高的效率,在游戏或绘图App中,实现更细致场景。
由苹果公布的信息来看,M3系列的图像渲染效率约为M2系列的1.8倍,更是M1系列的2.5倍,游戏开发者可以使用光线追踪功能来获得更精确的阴影和反射效果,进而打造更逼真的沉浸式环境。

▲ M3 系列在 GPU 中加入硬件加速光线追踪技术,可用来模拟光线在虚拟环境中的行为,包括反射、折射和散射,让画面可以更加真实。

▲ 由苹果官方公布的资讯来看,M3系列芯片的效能核心表现,将比M1系列芯片快约30%,也比M2系列芯片快约15%。
新CPU架构提升效能与效率
M3系列芯片中也针对CPU效能和节能核心进行架构的更新,由苹果公布的资讯来看,效能核心将比M1系列芯片更快约30%、比M2系列芯片快约15%; 节能核心也比M1系列芯片更快约50%、比M2系列芯片快30%,因此在执行日常使用的程序时会比以往更快,同时使系统能够最大限度地延长电池续航力。 因此,在 M3 系列芯片中,可用一半功耗带来与 M1 相同的多线程能力。

▲ 再看 M3 系列芯片的节能核心表现,预计将比 M1 系列快 50%,也比 M2 系列芯片快 30%。
M3 的 GPU 效能比 M1 快 65%
分别由单一芯片来看,最基本的M3芯片,晶体管数量则达250亿个,并采用8个核心的CPU,包括4个高效能核心和4个节能核心,以及最高10核心的GPU,还有16核心的神经网络引擎,配置最高24GB统一存储器容量。 其CPU效能核心约比M1快35%,比M2快20%,而GPU效能则比M1快65%,比M2快20%。
M3 Pro 的 GPU 性能比 M1 Pro 快 40%
至于M3 Pro芯片,晶体管数量则达370亿个,并采用12个核心的CPU,包括6个高效能核心和6个节能核心,以及最高18核心的GPU,还有16核心的神经网络引擎,配置最高36GB统一存储器容量。 官方公布资料显示,其CPU效能核心约比M1 Pro快20%,而GPU效能则比M1 Pro快40%,比M2 Pro快10%。
M3 Max 的 GPU 效能比 M1 Max 快 50%
最后M3 Max芯片,晶体管数量则达920亿个,并采用16个核心的CPU,包括12个高效能核心和4个节能核心,以及最高40核心的GPU,还有16核心的神经网络引擎,配置最高128GB统一存储器容量。 其CPU效能核心约比M1 Max快80%,比M2 Max快50%,而GPU效能则比M1 Max快50%,比M2 Max快20%。

▲ 在 M3 系列芯片发布时,苹果也提供相比竞争对手的 GPU 表现,大约仅需五分之一功耗即可达成相同运算效能。
4 个 MacBook Pro 14 英寸特色:核心芯片不同,配置略有差异
在M3系列芯片推出时,MacBook Pro 14寸及16寸也同步搭载M3、M3 Pro、M3 Max推出,因此在对M3系列有基本的认识后,就来实际体验新款MacBook Pro的功能特色,这里我们就先介绍搭载M3芯片的MacBook Pro 14吋,虽然在定位上是基本款,但却可说是取代MacBook Pro 13.3寸的重要机型。
特色1:M3版取代MacBook Pro 13寸,但没有太空黑色
在 M3 版 MacBook Pro 14 寸推出后,M2 版本的 MacBook Pro 13 寸便从官网下架,也代表由 2016 年开始采用的经典外型,以及用来取代 Fn 实体键的 Touch Bar 都走向历史。 现在全系列的MacBook,不管是Pro或Air系列,都是采用2021年推出MacBook Pro 14寸及16寸时,所改版的外型设计。
这也让苹果旗下的iPhone、iPad、MacBook⋯等产品,都维持相同的设计语言,以MacBook来看,机身线条较为笔直,少了圆润的收边,视觉上看起来较为厚实,但严格说来,MacBook Pro 14寸的机身厚度为1.55厘米,还比13寸最厚处1.56公分薄一点点。
另外,新款MacBook Pro 14寸及16吋虽然推出全新的太空黑色,但只限于搭载M3 Pro及M3 Max版的机型可选择,因此基本款M3版MacBook Pro14吋,只有银色及太空灰色可以选择。
M3 版 MacBook Pro 14 吋只有银色及太空灰色可选择,此款就是相当经典的银色,而新的太空黑色等要 M3 Pro 或 M3 Max 版本才有。 至于屏幕为14.2寸Liquid Retina XDR显示器,「浏海」里是1080p视频摄影机。
特色2:14寸Liquid Retina XDR显示器
采用Liquid Retina XDR显示器是2021年推出MacBook Pro 14寸及16寸时的特色,2022年的M2版本也延续使用,因此不算是新规格,但新款的屏幕亮度由500尼特提升至600尼特。 若以MacBook Pro 13寸更新的角度来看,屏幕有四个更新重点,分别为Mini LED背光技术、ProMotion自动适应更新频率、14.2寸刘海设计、3.5mm窄边框。
Liquid Retina XDR显示器是采用Mini LED背光技术,因为Mini LED的体积只有LED的四十分之一,可以达到更高密度的排列组合,在分区控光及颜色的显示会更精准,因此可以呈现1,000,000:1对比度,XDR亮度1,000尼特,甚至HDR内容最高达1,600尼特峰值亮度,简单来说,可让屏幕亮部更亮、暗部更暗, 对比更明显,同时画面保留更多细节。 而 ProMotion 自动适应更新频率则会依当下的使用情境,自动调整屏幕更新率,最高可支持到 120Hz,应用在高更新率游戏、快速浏览网页时,减少残影及果冻效应。
至于视觉上最显眼的改变就是 14.2 寸屏幕有了「刘海」设计,内置 1080p 的视讯摄影机,与录音室等级三麦克风阵列,但没有提供 Face ID 功能。 此外,采用窄边框设计,让屏幕左右边框及上边框,都来到 3.5mm,这也是机身可以控制在相对迷你的原因。
现在 MacBook Pro 全系列都搭载 Liquid Retina XDR 显示器,通过 Mini LED 背光技术,可让屏幕亮部更亮、暗部更暗,对比更明显,这也是与 MacBook Air 系列的差异。
特色 3:HDMI、SDXC 读卡器、MagSafe 充电端口
过去Apple让输出入埠走向极精简化,MacBook Pro只提供2或4个hunderbolt端口,要外接其他输出入埠装置时,就得额外采购USB Hub,但从2021年推出的MacBook Pro 14吋及16吋开始,配置3个Thunderbolt 4 /USB 4端口、HDMI、DXC读卡器、3.5mm耳麦孔,同时还新增第三代MagSafe 3 磁吸式充电端口,也就是不管要选择 Thunderbolt 或 MagSafe 端口充电都可以。
不过,搭载 M3 芯片的 MacBook Pro,在配置的 Thunderbolt 规格有不同,除了只有配置 2 个之外,还是 Thunderbolt 3 的规格,虽然传输速度同样可达最高 40Gb/s,也支持充电使用,但要外接屏幕时,只能择一选择由 Thunderbolt 3 或 HDMI 外接一个屏幕使用。
机身左侧输出入埠有 MagSafe 3 磁吸充电端口,及二个 Thunderbolt 3 端口和3.5mm 耳麦孔。
在 M3 版 MacBook Pro 14 吋的机身右侧, 配置 HMDI 及 SDXC 读卡器。
特色 4:单风扇及双风散配置的差别
在2021年推出M1 Pro或M1 Max版的MacBook Pro 14寸及16寸时,采用双散热风扇的散热系统,与之前相比,能增加50%的空气流通,由机身两侧及后侧中间吸入冷空气,再由后侧两边排出热空气,维持空气的流通及循环。 另外,还能针对不同的效能使用情境,自动针对散热风扇转速调整。
不过,在基本款 M3 版 MacBook Pro 中,则是采用单风扇及较短的散热片设计,这也算是延续 MacBook Pro 13 寸的设计。 虽说散热系统与 M3 Pro 及 M3 Max 版本的不同,但以 M3 的低功耗特性,及执行一般工作的任务需求,本就不太会产生过高的热能,甚至散热风扇也不会启动,于日常使用上倒是不会有太大问题。 但若是视频转档、游戏这类的需求,还是会启动风扇进行散热。
M3 版 MacBook Pro 14 寸只配置一个风扇,这也是与 M3 Pro 及 M3 Max 版本的不同之处。
M3 版 MacBook Pro14 寸效能表现
新款MacBook Pro 14寸及16吋一口气推出M3、M3 Pro、M3 Max版本,再加上存储器及储存空间的不同,可以组合出多种不同的规格,以下以M3版的MacBook Pro 14寸为测试对象,为搭载8核心CPU及10核心GPU的组合,并再搭配16GB内存、1TB SSD,当然,测试也仅作为采购前的参考值,实际在工作或日常中使用, 才能突显出因人而异的适用与实用性。
在性能的测试中,则以Geekbench 6、Cinebench 2024、Cinebench R23、3DMark Wild Life Extreme、Blackmagicdesign Disk Speed Test,进行基本的效能跑分,也分别与M1及M2版MacBook Pro 13寸进行比较。 当中,Geekbench 6在单核与多核都有成长,M3较M1在多核心部分增长约40%最多,而M3芯片在GPU效能的成长确实较突出,在Cinebench 2024测试中的GPU核心,M3较M2提升约73%,甚至较M1提升约151%,而在3D Mark测试中,则较M2提升约28%,较M1提升约70%。
由于M3芯片采用全新的GPU架构,并支持硬件加速光线追踪与网格着色技术,再加上macOS Sonoma操作系统提供「游戏模式」,在MacBook上玩游戏也成为新的期待。 实际开启《生化危机4重制版》,并设置在3024×1964分辨率,把MetalFX设为效能优化下,可提供50~80fps的表现。 另外,M3 已具备 ProRes 编码与解码引擎,因此输出 55GB 的 ProRes 格式视频时,速度并不逊于 M1 Max 芯片的表现。

▲ 开启「生化危机 4 重制版」,并设置在 3024×1964 分辨率,在 MetalFX 关闭时有 30~40fps 表现,设为高画质有 50~60fps,设为效能优化则有 50~80fps 表现。

采购 M3 版 MacBook Pro 14 吋前的疑问
苹果推出 M3 版 MacBook Pro 14 寸来取代 MacBook Pro 13 的基本款,进阶款则是搭载 M3 Pro 及 M3 Max 芯片。 虽说外型看似一样,但又有规格、散热系统、输出入埠⋯等规格差异,相信在采买前还是充满疑惑。
选 M3 还是 M3 Pro、M3 Max?
苹果在 M3 系列的 MacBook Pro 发布时说明,M3 版锁定学生及一般工作者; M3 Pro 版适合创意工作者、研究人员、工程师; M3 Max 则是 3D 或动画建模制作、视频剪辑、机器学习程序员使用。 但因为 M3 版是定位在基本款,除了芯片带来的效能差异外,还只配置 Thunderbolt 3 规格及限定外接一台屏幕,以及只有单风扇设计及较小的散热片,这让采购时有种「阉割」版的感受。
这些差异中最有影响的应该是只能外接一台屏幕,对于有扩充多屏幕需求使用就较为受限,至于没有双风扇设计,在于M3芯片效能本来就没有M3 Pro及M3 Max高,只要觉得M3芯片够用,单风扇也不会有太大问题。
所以,如果过去M1或M2已够使用,倒不用非得升级至M3 Pro及M3 Max,若过去是Intel处理器机型,则可参考苹果提供的定位来选择。
M3 版 MacBook Pro 14 吋, 足以应付一般图像创作需求。
选择 8GB 内存够用吗?
M3版MacBook Pro 14寸是配置8GB内存、512GBSSD的组合,在产品上市后,市场也出现8GB内存会不会不够的疑惑。 而内存够不够用,会因为执行的程序及复杂度有相对关系,但在考量到一台MacBook Pro可能会使用2年以上,还是建议升级至16GB内存,尽管苹果认为在统一内存的设计下,8GB内存的利用率更高,表现相当其他系统的16GB内存,但只要把使用时间拉长来看,未来对内存的需求只会增加,而MacBook Pro 未来又不能自行增加内存,不如一开始就买好买满。
M3 续航力比较好吗?
以苹果公布的资讯来看,M3版的续航力最长可达22小时,M3 Pro及M3 Max版则为18小时,而M3版的22小时,也是目前搭载M系列的所有机型中,续航力最长的机型,这也是M3芯片的特色。 实际在使用 M3 版 MacBook Pro 14 吋于日常工作使用 8小 时,中间不用再充电,甚至还可剩下 50% 的电力,M3 芯片确实能带来超长续航力。

应该由 M1 或 M2 版升级吗?
以M3芯片的实测结果来看,效能确实达到苹果公布的水准。 因此,如果现在是M2版本就不必急着升级,除非想要MacBook Pro 13寸没有的14.2寸Liquid Retina XDR显示器、六扬声器系统与空间音频、HDMI、SDXC读卡器、MagSafe充电端口⋯等,至于现在是M1用户,如果没有效能不足的情况,也不一定非升级不可。 但若是Intel处理器的用户,倒是可以考虑升级,毕竟从2020年M1问市后,苹果就没有再推出Intel规格的新机,并逐步强化过去在游戏上不足处,若现在已到了该换机的时候,就可以考虑M3芯片的机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