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 是世界上最流行的系统,几乎每一台个人电脑都会使用,如今的 Windows 11 虽褒贬不一,但仍然逐步淘汰旧版系统。 不过一些软件高手会希望自己的 Windows 11 能去芜存菁,保留最好的部分,去除肥大无用的功能,因此 Windows 的重新打包版仍然在一些用户间流传,例如去除密钥认证直接启用的版本,去除大量不常用功能的减肥版,或是内置各种维修工具的版本,这些都有一定的用户支持。 然而,有更多的重包版系统对用户而言弊大于利,用了说不定还会增加困扰,对普通人来说,未必是完美方案。

Windows 为了针对各种使用情况,通常会分出不同版本,其最大的不同就是根据功能用途划分。 例如市面上常见的家用版跟专业版,后者的功能就比起前者来的全面。 另外还有针对校园而生的教育版,针对企业内部环境的企业版等。 每个版本都各有特色,也都在微软手上彻底完成研发与测试才推出。 因此在可信度上是值得放心的。
Windows 非官方 ISO :把可靠丢掉,再放点新奇
但除了这些版本以外,一些高手也会试着编辑ISO文件包装内的文件,达到修改服务设置与核心功能,并重新包装成非官方版Windows安装ISO文件。 但这些系统通常被改动的幅度相对较大,虽然增加了看似可靠的功能,但有些功能纯属噱头,有些只针对特定用户有一定用处,未必适合所有的用户。
这些系统通常都有相似的风险,例如用户未必能凭一己之力,来验证系统核心功能是否经过恶搞,又或者是否被埋藏后门或病毒,甚至是被迫打开最高管理员Administrator权限,导致系统一连上网络,就能被不明人士作为网络跳板。
以之前有些讨论度的 Windows 11 瘦身版,或者说 Tiny 11 来说,该版本最大的吸引力就是标榜所需硬盘空间相当小,同时还保留更新功能,然而实际使用上却是绑手绑脚,主要的因素是去掉 IE 11 浏览器,使得许多软件无法顺利安装。

或许会有人认为 Linux 不也是有成千上万个发行版,难道 Linux 真的安全? 与Windows相似的一点,Linux发行版所推出的ISO安装映象文件通常会有所谓的电子签名,其次还会有验证ISO与内部文件完整性的校验码,一些比较大的发行版组织都会帮ISO做一个开机检查ISO文件完整性的选项,因此在这些机制层层保护下,通常ISO本身未必那么容易被窜改。
其次,每个 Linux 发行版或多或少都会有套件库,这些套件库分布在世界各地,在下载安装更新系统或安装软件时,其过程也有校验与密钥认证。 假设某个提供发行版或套件库的组织,在密钥上的管理维护出现问题,系统也会先锁住更新通道,来避免安装到有问题的东西。
结论:原版的比较好
从这些信息可以知道,Windows 系统虽然有很多的非官方版,但这些版本通常不适合让一般人用于主要工作或使用的电脑上。 这些系统通常有着一些趣味性,对电脑高手来说可能是个得意的作品,或是为了某些目的来制作的,对一般人来说并不一定好用。 对于希望操作系统有某些改善,最好是先安装正版系统,再进行改善,就算改错了,也可以重灌原版 ISO 来恢复到初期状态。 就这点来看,原版 Windows ISO 并没有那么糟糕。

不太会在系统中改这改那也并非无解,有些高手也写出了可利用指令来自动进行系统改动、移除预设内容等。 不过这些东西通常多少要懂点指令接口操作。 XDA Developers 就分享了两个范例。 首先是能帮系统减肥的 Win11Debloat,这个软件其实是一套 Powershell 指令,可从 GitHub 网站上取得。 其次是 WinUtil ,这是个仅有英文界面,且另外附有图形界面进行操作的软件。 同样可从 GitHub 网站上取得。 不过,使用上仍然需要注意,任何对系统的改动都有可能影响到系统功能或稳定度。 如果实在没把握,可请教身边对电脑更懂的朋友,一起参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