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秘密入侵》用AI生成的片头被骂惨了,比外星人入侵地球更邪恶的是 AI入侵好莱坞 ?

漫威《秘密入侵》用AI生成的片头被骂惨了,比外星人入侵地球更邪恶的是 AI入侵好莱坞 ?

6 月底,漫威新剧《秘密入侵》在 Disney+ 开播,虽然有《权力的游戏》的「龙母」加盟,再加上MDFK侠「神盾局长」山谬杰克森主演,虽然阵容强大,但因剧集片头采用 AI 制作,引发了巨大争议。

骂得最起劲的,莫过于《蜘蛛侠:穿越新宇宙》的导演Justin Thompson的评论:这是对每一位真正的艺术家的侮辱,漫威和迪士尼的成功建立在艺术家们的创造力上。 它(AI 作品)看起来像狗屎,XX的 AI。

《秘密入侵》的导演 Ali Selim 则回应,之所以他们要用 AI 创作人物变形水彩画,是为了贴合「外星人变形渗入地球」主题。

漫威《秘密入侵》用AI生成的片头被骂惨了,比外星人入侵地球更邪恶的是 AI入侵好莱坞 ?

负责制作的视觉工作室 Method Studios 则一再声明「无人伤亡」,AI 仅作为创作工具之一,没有创作者因此失业,但仍遭到业界猛烈批判。

漫威此举代表他们站在AI生成这一边?

持批评态度的业内人士认为,漫威此次选择 AI 制作片头,绝不仅是出于「宣传噱头」,而是表达一种明确的态度。

正值抵制 AI 的风潮上,漫威此举是否代表选择站队 AI?

或许,另一个问题是,动漫产业的劳动力是短缺还是不短缺? 有没有需要用AI来取代真人的生产力?

尽管版权法条例尚待完善,道德争议不断,继迪士尼、Netflix之后,漫威选择推出AI制作内容,仍然是一个重要讯号——技术层面上,AIGC(人工智能生产内容)已不是问题,生成式AI已摆到创作者们眼前。

它到底是打开新大门的超级工具,还是究极邪恶的剽窃凶器? 会让更多人实现拍电影的梦想,还是一不小心跌入 AI 陷阱?

AI 如何生成《秘密入侵》的片头?

体验过 Midjourney、DALL-E 、Stable Diffusion 等 AI 图像制作模型的朋友,想必不会怀疑该类服务生产图像的能力。

随着工具版本更新,生成作品的精度愈高,似乎也越来越接近「真实拍摄」画面。 但对于个人创作者,使用绘图 AI 来自制一部电影,仍然需要一定想象力。

漫威《秘密入侵》用AI生成的片头被骂惨了,比外星人入侵地球更邪恶的是 AI入侵好莱坞 ?

《秘密入侵》这条被业界骂惨了的片头,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从 Method Studios 的声明可以窥见,他们采用了「AI+human」模式:AI 听指令生成图像,而人类创作者——导演、艺术指导、2D / 3D 动画师、开发人员等,不仅需要给出「想法、主题、文字」,还必须用传统技术与 AI 高度协作。

这种生产方式与我们想象中的 AI「一键生成」仍有差距。

漫威《秘密入侵》用AI生成的片头被骂惨了,比外星人入侵地球更邪恶的是 AI入侵好莱坞 ?

目前最好的视频生成 AI,也只能生成时长几秒的视频。 现阶段的 AI 短片,多是通过绘图 AI 生成大量静态画面,来与这些几秒的视频「混搭」。

参考 Waymark 早前发布的人工智能生成短片《The Frost》,视频时长十二分钟,剧本由人类导演撰写,每一个镜头均由 OpenAI 的图像工具 DALL-E 2 生成,再通过 D-ID(为静态图像新增运动的 AI)将图像制作成动画。

漫威《秘密入侵》用AI生成的片头被骂惨了,比外星人入侵地球更邪恶的是 AI入侵好莱坞 ?
漫威《秘密入侵》用AI生成的片头被骂惨了,比外星人入侵地球更邪恶的是 AI入侵好莱坞 ?

得到了动画后,视频的最终剪辑还是得由人类负责。

将各种 AI 工具组合起来使用,最大限度减少「人类干预」,这种想法也早有 AI 爱好者提出并尝试。

如,提到 AI 生成视频的代表人物,就是德国科技企业家 Fabian Stelzer,以及他想要制作的科幻电影(或者说,短片合集)《Salt》。

在他的设想中,故事指令码、配音、画面分别由不同 AI 生成,人类需要做的只是最初的启动指令和最终的排列组合。

虽然《Salt》目前的成品简单粗糙,也很久没有新进展,似乎社群网络的噱头大于实际,但不可否认它提供的实验思路——一个不会写作,不会画画,不会音乐的人,也可能用 AI 制作出电影。

漫威《秘密入侵》用AI生成的片头被骂惨了,比外星人入侵地球更邪恶的是 AI入侵好莱坞 ?
漫威《秘密入侵》用AI生成的片头被骂惨了,比外星人入侵地球更邪恶的是 AI入侵好莱坞 ?

上一个给予人们制作视频自信的,还是手机的拍摄和剪辑软件的简化。

这次,我们同样可以乐观地认为,飞速迭代的 AI 工具,能够让视频制作门槛持续降低,更多的人愿意尝试自制内容。

当然,视频的数量与质量不一定呈正相关,即便 AI 将捷径提供给每一个人,生产好内容或许还需要一定的专业性和不确定的灵感。

何况,生成式 AI 之上仍有无数悬而未决的难题。

创作者们在愤怒什么?

正如从业者难以抑止影视公司尝试使用 AI,人人均是创作者的时代,AI 平台工具太具吸引力。

可,在我们选择使用生成式 AI 的那一刻,便无可避免地卷入 AI 争议和版权风险之中。

AI 技术目前最受争议的一点,是它不能凭空生产内容。 人工智能生成模型需要「喂食」大量资料,无论是文字、图像、声音,均来自人类过去的创造。

漫威《秘密入侵》用AI生成的片头被骂惨了,比外星人入侵地球更邪恶的是 AI入侵好莱坞 ?

▲ A 站抵制 AI 作品创作图. 图片来自:Veronika Kozlova

过去,生成式 AI 训练多会选择开源,训练「资料」和成品的版权均归属平台,内容不可商用。 而迪士尼、漫威、Netflix出品的影视作品,显然是商业内容。

一个生成式 AI 的「养成过程」,可能吞掉了数亿张人类原创作品,没有付出一分版权费用,而当它成熟后,夺走了人类创作者的工作和薪酬。

鉴定人类抄袭已经是困境,鉴定 AI 抄袭,即鉴定训练 AI 模型使用了侵权素材,更是难上加难。 即使有黑魔法应对黑魔法,AI 打败 AI,创作者维权的法律成本也会相当高昂。

因此,尽管已经出现了Getty Images控诉 Stability AI 侵犯版权的大型 AIGC 侵权诉讼案件,绝大多数创作者对于 AI 侵权的愤怒,仍然只能停留在道德谴责层面。

难以制止,难以维权。 正是创作者们愤怒的原因。

全球视觉设计网站Artstation曾爆发抵制AI作品活动。 创作者上传反 AI 图片洗版,抗议网站内大量原创作品被窃取、被投喂进 AI 模型。

一位曾经使用 AI 工具进行影视制作的广告行业从业者提醒,比起训练 AI 模型的版权争端,AI 工具的反授权条款更容易被忽略。

由 AI 生成的作品,工具平台不仅可自用,还可授权给其他用户。 以及最被用户忽视的,训练专属 AI 的过程中,喂食个人原创作品,其实也同时将该素材授权给平台。

换句话说,如果我们训练并使用 AI 工具制作内容,不仅无法获得成果的版权,还极可能无形中交出了个人作品授权。

原创数据库与工具平台的反授权条约,二者联合解释了为什么率先使用 AI 生成视频内容的,会是迪士尼和漫威。

它们不仅坐拥全球最丰富的原创数据库,可用于训练 AI,还拥有地球上最强的法务部。

AI 创作的大门不可能再关上

从业者对生成式 AI 的怒火,像是工业革命时期罢工运动的再现。 雇主找来爱尔兰人顶替罢工的英国人。 爱尔兰人成为宣泄怒火的对象,而雇主得以隐身。

数据库,AI 模型,工具平台,工具用户,新技术带来的恐惧和闭环式矛盾,本质上仍是人类间的利益纷争。

尽管,国内外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的监管条例,也已提上日程。

今年2月,美国版权局裁定一例Midjourney制作插画不受版权保护,这是全球首次就AI创作作品的版权保护范围作出裁定。

从过去无数次的技术革新经验,我们很容易下判断,在新技术出现的早期,人们对于它的强烈渴望,往往胜过谨慎思考。

漫威《秘密入侵》用AI生成的片头被骂惨了,比外星人入侵地球更邪恶的是 AI入侵好莱坞 ?

▲ 图片来自:hearstapps.com

导演诺兰近日采访时,发表对 AI 的洞察:人工智能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这就像算法这个词。 我们看到公司使用算法,现在是人工智能,作为逃避其行为责任的一种手段。

在他看来,科技公司主动提出成立国际机构来监管 AI,只是一种最古老的政治伎俩。 新科技发展已超出大多数人的认知,监管部门同样不能及时跟上,政策往往是事后诸葛亮。

正如,从业者们的抗议无法从根本上抑制影视巨头尝试 AI,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新创作浪潮,也不会因为监管政策的暂时缺位而停下。

生成类AI出现并将持续影响娱乐艺术行业的发展,已经是无法逃避现实。 承认新技术的到来,并积极提高对它的认知,或许是更理智的应对方法。 曾获得艾斯纳奖最佳封面的插画师的 Jen Bartel 认为:

艺术家和消费者都必须明白这一点,创意劳动也是劳动。 我们也是工人,商业/娱乐艺术也是一个会以越来越多的方式来剥削我们的领域,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所有人都需要提高对此的认识,无论我们喜欢与否。

漫威《秘密入侵》用AI生成的片头被骂惨了,比外星人入侵地球更邪恶的是 AI入侵好莱坞 ?

▲Jen Bartel 创作的漫威插画.

尽管 Bartel 本人并不从事视觉特效工作,但她表示,在她合作的客户中,「尝试将人工智能融入各种制作流程的不同环节」成为越来越常见的做法,这种做法表明他们不仅有意将这些工具纳入创作流程,而且随着 AI 不断发展和处理的工作越来越复杂,还将持续而广泛地使用。

作为关注科技生活的信息平台,我们总在向内容创作者、产品设计师提问,创造这件作品时,你是怎么想的?

或许有一天,我们在解读 AI 创作内容时,对话方正是 AI。 由它来告诉我们,哪些内容是《制作电影“ 时的资料灵感呢? 为何在无数种可能性中,最终得出了我们所见到的作品。

但,彼此的提问者,还是不是人类,也会成为问题中的一个。

(0)
老哥老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