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后,AI技术渐渐开始在游戏产业中找到立足之地,但在此同时,这项技术也常常引发各式各样的争议。 而就在最近,索尼也再次出面谈到了他们对于相关技术的态度,强调这能让开发流程更加快速且顺畅,大幅提升效率。

以目前来说,索尼已经在《漫威蜘蛛侠2》的开发上采用了少部份的 AI 技术,甚至还在《地平线:期待黎明》的主角艾洛伊上测试过一些语音生成模型。 即使如此,索尼官方仍然强调 AI 技术的目的应该是用来「辅助」创意,而不是「取代」任何人力。 而根据索尼官方针对内部 AI 工具「Enterprise LLM」所定下的使命声明,这套系统应该要用来帮助员工在安全的环境下使用 AI。

根据今年公开的一份的企业报告,从2023年至2025年间,已经有超过5万名从业人士、遍及210个不同团队开始使用这个系统。 员工不仅会将其当成一种聊天或写作辅助工具,还直接链接到了日常工作的流程中。 到目前为止,索尼已经测试了超过300个AI项目企划,而其中约有50多个目前已经融入到员工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但为了确保 AI 技术在使用上的安全,索尼官方也与专门负责法律、隐私和伦理的团队紧密合作。 在这过程中,公司逐步制定出一套更明确的规范,借此避免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复制他人音乐或其他创作的侵权问题。 在此同时,索尼也会利用 AI 来保护创作者的作品,建立出一套能检测特定内容是否遭道他人剽窃或未经允许使用的系统。 不仅如此,索尼还会利用 AI 技术来修复一些古早电影的音效,同时在 PS5 主机上利用全新的画面提升技术来改善画质。
除了索尼之外,游戏产业内部也有不少知名人士认为各大游戏公司应该要尽快针对 AI 技术的崛起做出改变,像是《星之卡比》与《任天堂明星大乱斗》制作人樱井政博就表示现代许多「大型游戏项目」的开发都相当旷日费时,团队必须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经历,但 AI 技术则能提升销绿,加快一些较为繁琐复杂的工作。
不过,AI技术在游戏产业中仍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 举例来说,像是动视这样的大型发行商就已经在游戏开发的流程中引进了 AI 工具,即使如此,他们依然强调不会让 AI 取代任何创意方面的工作,表示玩家们玩到的所有内容依然是由人类亲手「创作并打磨」的成品。

另一方面,也有不少人对于 AI 技术的蓬勃发展抱持着谨慎态度,甚至提出了许多背后潜在的疑虑。 就是在去年,演员工会SAG-AFTRA就与一家名为Reeplica Studios的AI配音公司达成协议。 到了今年5月,多间游戏公司针对双方谈判的提案作出了重大修改,试图正式结束由SAG-AFTRA发起的演员罢工行动,而SAG-AFTRA其中一项主要诉求始终都聚焦在AI「数位复制」人声的使用方式,以及演员在酬劳上获得更强的保障上。
除此之外,曾在《博德之门 3》中为伙伴角色「卡菈克」配音的 Samantha Beart 就曾批评娱乐产业为了短期利益而使用 AI 技术,并警告这种做法可能造成的长期伤害。 她强调演员们绝对不会在 AI 使用的问题上退让,因为接受这种现况就等于放弃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而虽然这个产业充满着怀抱热情与创意的人才,但这些真正的幕后功臣在执行的决策上却必须听从一些短视近利,本身又不玩游戏的投资客。

而在谈论他们于2025年针对AI相关技术投入了高达800亿美元资金的同时,微软也坦承AI的进步势必会导致部份产业的就业岗位消失,而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能被预视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