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打字的朋友不知道有没有注意到,为什么我们的 ㄅ、ㄆ、ㄇ、ㄈ 是从左边开始照着顺序排,但是英文的 A、B、C、D 在键盘上却没有个规律的排列,而是 QWERTY 键盘? 难道是依照着常使用的字母来排? 其实之所以看起来排这么随性,背后的规律很简单:就是要让用户打起来不顺!

想要让用户打起来不顺的原因,却是为了避免打字机的字母卡住。
这个原因要回溯到 1873 年 Christopher Latham Sholes 发明了第一台打字机说起。 原来当时的打字机是机械的,字母键是用杠杆链接在一起。 也就是说当我们每按下一个字母键时,杠杆就会向上移动,然后撞击到纸张上的墨水印头从而印出字母。 但是如果两个字母键离得太近,又很快的按下两个字母键时,杠杆就会互相碰撞导致字母卡住。
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Sholes 设计了 QWERTY 键盘。 QWERTY 键盘的字母排列是按照一种特殊的规律排列的,这种规律把常使用的字母分散在键盘的不同位置。 这样当在打字时,就能避免同时按下两个字母键后字母卡住的问题。

也因为 QWERTY 键盘的设计非常成功所以一直沿用至今。 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打字机已经被电脑键盘所取代。 电脑键盘是电子的,字母键也不是用杠杆链接在一起,因此也不再有打太快字母卡住的问题。
只不过 QWERTY 键盘已经被大家使用了超过 100 年,并早已成为一种打字的习惯,因此即便是打字效率并不高,大家还是会选择直接精进自己打字的熟练度来取代改变键盘的位置。 毕竟如果把 QWERTY 键盘排列方式改了,不只是键盘厂商要全部重新设计新的样式,自己要从已经习惯的打字方式来重新适应新的排列组合方式,那整个时间上的心力耗费,光想到也就太心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