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众多Z790 REFRESH主板中,微星的MPG Z790 CARBON MAX WIFI必然是最令人期待的一款,因为这款主板刚好搭上ARSMEDIA的USB4列车,那颗使用PCI-E 4.0 X4作为输传界面的USB4控制器ASM4242终于成功量产了,微星是首家把ASM4242做成PCI-E扩充卡,并塞进包装中作为配件的板厂。
为什么微星会把USB4 ASM4242给予MPG CARBON而非更高阶的MEG系列例如ACE或GODLIKE? 微星并没有给出答案,更有趣的是微星其实并没有过度宣传这个MSI USB4 PD100扩充卡,Z790 CARBON MAX WIFI产品页面上也只是轻轻带过。 CARBON 是微星的老牌系列,除了变出 ASM4242 的新把戏外,这次还带来什么好康呢?
Z790 CARBON MAX WIFI 芯片组设计
新芯片组Z790只是Z690的完全版,不论是PCIe通道总数量还是USB总数量都不变,但是INTEL将部份通道升级,同时把部份通道降级以维持总数量不变。
Z690 | Z790 | X670E | |
---|---|---|---|
晶片组至 CPU | PCIe 4.0 X8 | PCIe 4.0 X8 | PCIe 4.0 X4 |
PCIe 通道总数量 | 28 | 28 | 20 |
PCIe 3.0通道 | 16 | 8 | 8 |
PCIe 4.0通道 | 12 | 20 | 12 |
SATA 数量 | 8 | 8 | 8 |
USB 10Gbps 总数量 | 10 | 10 | 12 |
USB 20Gbps总数量** 以2个10Gbps换取1个20Gbps | 4 | 5 | 2 |
SOURCE:Intel
包装与外观配件
如INTEL 14TH CPU一样,其实Z790 REFRESH主板也只是剧本需要而上场。 Z790 CARBON MAX WIFI外盒的设计语言与同样是REFRESH的MPG Z790 EDGE TI MAX WIFI一样,都使用小方格作为设计主题。
大大的 MPG 图案像空投一样压在中间,四周的方格闻风而至,除了 LIGHTNING GEN 5 外,这次当然还有最佳配角 Wi-Fi 7 作为衬托,背面的重点特色说明中甚至都没有提及 USB4 40 Gbps,无形的烽烟。


配件包含有1份欧盟规范文件、1份快速安装指南、1份微星SHOUT OUT活动介绍、1张信仰标签大贴纸、1支USBU盘(内有驱动程序)。
线材与配件类包含有2条SATA线材、1条JAF线材(扩充1个ARGB 3-PIN和风扇PWM 4-PIN)、1条机壳面板延长式集线器、1条RGB 3-PIN扩充线材、1条ARGB 3-PIN延长线(SM 3-PIN)、4颗M.2螺丝、还有1组Wi-FiEZ ANTENNA天线。


MSI USB4 PD100 PCI-E 扩充卡,连同 2 条线材,是 Z790 CARBON MAX WIFI 的秘密武器,相关介绍和测试可看微星启动! MSI USB4 PD100W PCI-E 扩充卡开拓 USB 全新领域! 这篇。

主板外观介绍
Z790 CARBON MAX WIFI与Z790 CARBON WIFI设计主轴都围绕在CARBON花纹上,主要的差异集中在CPU供电散热片与芯片组散热片上。 这次在两块散热片不发光时都是镜面风格,搭配颇有电驭风格、以小小白色方块堆叠延伸的柱状设计做为背景,一方以黑色龙魂,呼应另一方的MPG LOGO; 当灯效点亮时,CPU 供电散热片上方的镜面就变身成 RGB 光效大展身手的区块,黑色龙魂如同大搞逆光照风格。


供电散热
大规模的延伸式CPU供电散热设计,尽取横向空间扩大散热面积,内藏1根直触式热导管,搭配高质量的7W/mK导热贴紧贴供电模块和供电电感,用户不必担忧供电模组的温度。
CPU 供电采用 2 组 EPS 8-PIN 作为 12V 输入,微星加入 SOLID PIN 实心针脚设计,加强供电稳定性。


LGA 1700
最后一代LGA 1700脚座,支持12/13/14代CPU,以及独有的DDR4/DDR5双IMC设计,更别说DMI=PCI-E4.0 X8,其实INTEL也给得很满,最后感谢AMD让我们得以享受高贵的PCI-E 5.0价格。 另外,我们收到的测试品中 LGA 1700 脚座的压杆尾部是扁扁的,与官网照片看起来不同,推测官网放上的是渲染图。

DDR5
各家板厂推出的Z790 REFRESH主板刚好都是DDR5的版本,不知道INTEL有否从中作梗,好让INTEL公开宣传14代DDR5 8000+。 微星使用单边扣DDR5插槽,用户在插拔DDR5时要稍加留意,DDR5插槽卡扣上方刚好有1组PWM 4-PIN。

友善设计
- Z790 CARBON MAX WIFI 专属的 DEBUG CODE LED (双位) 是 Z790 EDGE TI MAX WIFI 所没有的,突显 CARBON 系列的地位。 EZ DEBUG LED (四颗) 作为快速判定开机状态的设计也有保留下来。
- 另一个比较友善的新设计是JARGB_V2 (3-PIN) 的插座改为白色,更加显眼了。
- JAF_1 7-PIN 搭配配件中的专属线材,可再扩充 1 个 ARGB 3-PIN (V1),和 1 个风扇 PWM 4-PIN。
- JOCFS1 2-PIN是微星的SAFE BOOT安全启动设计,短接触发时(须长按)更会同时把CPU X16降至PCI-E 3.0使开机变得更轻松(针对PCI-E延长线用户)。
- LED_SW1 实体切换负责控制灯效开关,提供一键关闭所有灯效的快速功能。



前置连接
- 1 组前置 USB TYPE-C 支持 1 个 20 Gbps TYPE-C。
- 1 组 USB 3.0 19-PIN (横向插座) 支持 2 个 5 Gbps TYPE-A。

M.2 与 PCI-E 插槽
Z790 CARBON MAX WIFI提供多达5组M.2支持,当中更有1组M.2支持PCI-E 5.0 X4。 在第 1 根 PCI-E X16 插槽之上,塞进 2 根 M.2 插槽的做法不常见,这种设计原则上可为 M.2 提供无限的垂直空间,有利于压制 PCI-E 5.0 X4 M.2 的高发热特性。 同样不太常见的做法,也包括微星并未太重视CPU M.2正面散热片的规模。
由于LGA 1700的设计问题,板厂要支持PCI-E 5.0 X4 M.2,必然改变PCI-E 5.0 X16的原有设计,因为LGA 1700就只支持PCI-E 5.0 X16,所有PCI-E 5.0均源于CPU X16。 另外值得留意的设计是Z790 CARBON MAX WIFI在提供PCI-E 5.0 X4 M.2支持的同时,也保留了原有的CPU X4 M.2支持,也就是PCI-E4.0 X4。 换句话说若用户没有或不重视PCI-E 5.0 X4 M.2,又非常重视显卡性能,理应先使用M2_1(CPU PCI-E 4.0 X4)而避免使用M2_2(CPU PCI-E 5.0 X4)。
- M2_1采用金属插槽,位于ATX第1槽,支持由CPU提供的PCI-E 4.0 X4,兼容2280和2260规格,独享正面散热片和背面散热片,正面散热片支持STRESSLESS M.2SHIELD FROZR免螺丝快拆设计。
- M2_2采用金属插槽,位于ATX第2槽,支持由CPU提供的PCI-E 5.0 X4,兼容22110和2280和2260规格,独享正面散热片和背面散热片。
- M2_3采用普通插槽,位于ATX第4槽,支持由Z790芯片组提供的PCI-E 4.0 X4,兼容2280和2260规格,与M2_4和M2_5共享正面散热片但仍独占背面散热片。
- M2_4 采用普通插槽,位于ATX第6槽(左边),支持由Z790芯片组提供的PCI-E 4.0 X4,兼容2280和2260规格,与M2_3和M2_5共享正面散热片但仍独占背面散热片。
- M2_4采用金属插槽,位于ATX第6槽(右边),支持由Z790芯片组提供的PCI-E 4.0 X4和SATA控制,兼容2280和2260规格,与M2_3和M2_4共享正面散热片但仍独占背面散热片。
因应独特的 M.2 位置和 PCI-E 5.0 X4 M.2 支持,Z790 CARBON MAX WIFI 的 PCI-E 插槽分布也与众不同。
- PCI_E1 位于ATX第3槽上,采用金属加固的X16插槽和XL-CLIP特大卡扣设计,支持由CPU提供的原生PCI-E 5.0 X8,最大支持PCI-E5.0 X16。
- PCI_E2 位于ATX第5槽上,采用普通的X1插槽(不开口),支持由Z790芯片组提供的PCI-E 3.0 X1。
- PCI_E3 位于ATX第7槽上,采用普通的X16插槽和普通卡扣,支持由Z790芯片组提供的PCI-E 4.0 X4。
由于 CPU 只有 PCI-E 5.0 X16,而 PCI_E1 与 M2_2 共享这 X16,所以当 M2_2 被使用时,PCI_E1 只剩原生的 PCI-E 5.0 X16,反之 PCI_E1 将享有原生的 CPU X8 和剩余的 CPU X8 总计 X16,而 PCI_E3 为微星 USB4 PD100W 指定使用的插槽。



SATA
- 6 个SATA3 6 Gbps 接口,上4 (SATA5、6、7、8) 由 Z790 芯片组原生提供,下 2 (SATA_A1、A2) 由第 3 方芯片 ASM1061 提供。
- 由于ASM1061只支持PCI-E 2.0 X1,约4 Gbps的带宽难以同时支撑2个6 Gbps的SATA,所以用户在接SATA SSD时,应先使用由芯片组原生提供的SATA接口。

I/O
预安装的抗腐蚀 I/O 文件板提供多个 I/O 连接:
- 1 个 SMART BUTTON 按键 (默认重启)。
- 1个FLASH BIOS BUTTON按键(免CPU免 RAM 更新 BIOS)。
- 1个 CLEAR CMOS BUTTON 按键。
- 2 个 USB 5 Gbps TYPE-A。
- 1 个 HDMI 2.1 4K 60HZ。
- 6 个 USB 10 Gbps TYPE-A。
- 1 个 USB 10 Gbps TYPE-C。
- 1 个 USB 20 Gbps TYPE-C。
- 1 个 2.5 Gbps RJ45 有线网络连接。
- 1 对 Wi-Fi 7 接收天线的端口 (支持微星吸入式 EZ ANTENNA 设计同时保留传统 SMA 设计)。
- 6 个音效接头 (5 个音源孔和 1 个 S/PDIF-OUT 输出)。
MSI USB4 PD100W 扩展卡另提供:
- 2 个 USB4 40 Gbps TYPE-C (分别支持 PD 100W 和 PD 27W)。
- 2 个 DP IN 外接输入。

主板拆解介绍
- 音效电路的装甲没有任何实际功能,主要用作装饰和为M.2散热片提供固定孔,芯片组散热片规模不小,导热贴压痕清晰可见。
- CPU 供电散热片规模巨大,从图片可见该热导管应该不是直触式设计,只是连接两边的散热片而没有直触供电模组。
- I/O 文件板背部有软垫。

PCB
把Z790 CARBON MAX WIFI所有金属散热片和装甲移除后,可见黑色的PCB上用料丰富。
- 据说DDR5线路也有重新设计和调校,使它的DDR5 QVL (14代)进一步提升至7800。
- 微星在 Z790 CARBON MAX WIFI 的 DDR5 位置上加颗贴片电容 (背面),还拔掉原有的固态电容 (正面)。
- 8层PCB设计,IT-170 SERVER GRADE等级的板材,还含2OZ铜设计。



主供电设计
- CPU的主要供电设计为19+1+1,分别转化Vcore和VccGT和AUX共3路电压。
- 5 颗日系固态电容 (271 uF 16V) 作为输入电容。
- 14颗日系固态电容(561 uF 6.3V)作为输出电容(10颗作为Vcore输出、2颗作为VccGT输出、2颗作为AUX输出)。

- 1 颗 RENESAS RAA220075R0 75A 一体式供电模块负责 VccGT 电压。
- 19 颗 RENESAS RAA22010540 105A 一体式供电模块负责 Vcore 电压。
- 以上两路电压由 RENESAS RAA229131 20 相 PWM 控制器以 19 + 1 模式直连控制。
- 1 颗 MPS SEMI MP87670 80A 一体式供电模组负责 AUX 1.8V 电压。
- MPS SEMI M2940A 2 相 PWM 控制器以 1 + 0 模式直连控制 MP87670。
- QZ= 是RICHTEK RT8125H单相PWM控制器,直连1颗ONSEMI 4C029上桥,和1颗ONSEMI 4C024下桥。




网络设计
- INTEL I226-V (SRKTU) 2.5 Gbps 有线网络控制器,提供 1 个 2.5 Gbps RJ45 接口。
- QUALCOMM QCNCM865 Wi-Fi 7无线网络模块,占用PCI-E 3.0 X1,支持320 MHz 5.8 Gbps连接速率,同时支持BT 5.4,其中继器由GENESYS GL9930负责PCI-E 3.0 X1。


Z790 芯片组连接
Q1LS 应该是INTEL Z790芯片组的工程版,Z790 芯片组以 PCI-E 4.0 X8 作为上行连接,主要负责扩展共 28 组 PCI-E 下行通道和 10 组 USB3 通道以及 14 个 USB 2.0。
20 组 PCI-E 4.0 通道的分配估算:
- M2_3 占用 X4。
- M2_4 占用 X4。
- M2_5 占用 X4。
- PCI_E3 占用 X4。
- ASM3242 占用 X4。
8 组 PCI-E 3.0 通道的分配估算:
- SATA 5、6、7、8 占用 X4。
- Wi-Fi 7 插槽占用 X1。
- I226V 占用 X1。
- PCI_E2 占用 X1。
- ASM1061 占用 X1。
10 组 USB3 通道的分配估算:
- 后置 2 个 USB 5 Gbps TYPE-A 占用 X2。
- 前置 2 个 USB 5 Gbps TYPE-A (19-PIN) 占用 X2。
- 前置 1 个 USB 20 Gbps TYPE-C 占用 X2。
- 后置 4 个 USB 10 Gbps TYPE-A (GL3590) 占用 X1。
- 后置 2 个 USB 10 Gbps TYPE-A 占用 X2。
- 后置 1 个 USB 10 Gbps TYPE-C 占用 X1。
14 组 USB2 通道的分配估算:
- 后置 2 个 USB 5 Gbps TYPE-A 占用 X2。
- 前置 2 个 USB 5 Gbps TYPE-A (19-PIN) 占用 X2。
- 前置 1 个 USB 20 Gbps TYPE-C 占用 X1。
- 后置 4 个 USB 10 Gbps TYPE-A (GL3590) 占用 X1。
- 后置 2 个 USB 10 Gbps TYPE-A 占用 X2。
- 后置 1 个 USB 10 Gbps TYPE-C 占用 X1。
- 前置 4 个 USB 2.0 TYPE-A (GL850G) 占用 X1。
- Wi-Fi 插槽 (BT) 占用 X1。
- ALC4080 占用 X1。
- NUC1261NE4AE 占用 X1。
- ASM3242 占用 X1。

显示芯片和USB芯片
- ITE IT66318FN 是 HDMI 2.0 重定时缓冲器,用以稳定输出 HDMI 4K 60Hz 影像。
- GENESYS GL9950VE 是USB 10Gbps的中继器,支持2颗USB 10Gbps,确保从Z790芯片组至I/O的USB 10Gbps讯号完整。
- GENESYS GL3590是USB 10 Gbps的USB HUB,支持以1个上行USB 10Gbps扩展4个下行USB 10Gbps。
- ASMEDIA ASM1543 是USB 10Gbps TYPE-C的控制器,用以提供1个USB 10Gbps TYPE-C。
- 另1颗GENESYS GL9950VE是USB 10Gbps的中继器,支持2颗USB 10Gbps,确保从Z790芯片组至I/O的USB 10Gbps讯号完整。
- ASMEDIA ASM3242 是USB 3.2 GEN 2 X2的20Gbps TYPE-C的第3方控制器,占用PCI-E 3.0 X4。


- 2 颗ASMEDIA ASM 1464 USB 5Gbps 中继器,负责前置19-PIN 内的2个USB 5Gbps TYPE-A 由Z790芯片组至19-PIN的信号 。
- GENESYS GL9905V 中继器负责 USB 20Gbps TYPE-C 的信号,确保由 Z790 芯片组原生提供的前置 USB 20Gbps TYPE-C 的信号完整。
- REALTEK RTS5436I 是 TYPE-C PD 控制器,支持前置的 20 Gbps TYPE-C。
- 另外 2 颗 ASMEDIA ASM 1464 USB 5Gbps 中继器,负责后置 2 个 USB 5Gbps TYPE-A 的信号 。



音效设计
完整的信号隔离设计,多颗三条腿的东西用作防爆音处理(侦测阻抗),加上REALTEK ALC4080音效编码解码处理器(占用USB通道),和多颗日系音效电容,以及1颗耳机放大器SAVITECH SV3H712,建构AUDIO BOOST 5系统。

其他芯片
- 1颗DIODES PI3EQX16012 PCI-E 4.0中继器,和1颗DIODES PI3EQX16021 PCI-E 4.0中继器,共同负责从Z790芯片组至PCI_E3的PCI-E4.0 X4讯号强度。
- NUVOTON NCT6687D-M SUPER I/O 芯片,管理多项电压、风扇、温度等实时的信息监测。
- GENESYS GL850G USB 2.0 HUB,支持以1个上行USB 2.0扩展4个下行USB 2.0。
- WINBOND W25Q256JW 是 BIOS 芯片。
- NUVOTON NUC1261NE4AE 微处型器芯片管理各项 RGB 灯效。
- 504AN 芯片应该是负责免 CPU 免内存便可刷 BIOS 的微处理器。
- ASMEDIA ASM1061芯片,以 PCI-E 2.0 X1 提供 2 个 SATA 6G 接口。



- Z790 CARBON MAX WIFI PCB 右上方的改动比较大,一些ARGB 3-PIN和PWM 4-PIN还有EZ DEBUG LED的位置都不同了,而且原在24-PIN左上方的1颗NUVOTON NCT7802Y也消失了。
- 4 颗LERAIN JYS13008 PCI-E 5.0 X2 通道切换芯片,共同切换 CPU 的 PCI-E 5.0 X8 至 M2_2 或 PCI_E1 上,为 M2_2 提供 PCI-E 5.0 X4 或为 PCI_E1 提供 PCI-E 5.0 X8 使 PCI_E1 组成最大 X16。


性能测试
测试平台设置室温控制在 26 度,无辅助风扇直吹测试平台,测试中关闭 Windows 内置防毒、关闭休眠设置,无更动电源计划,平台都有安装芯片组驱动,使用 Windows 11 23H2 进行测试。
BIOS 的设置也相当简单,基本上就是打开 XMP DDR5-7200,CPU Cooler Tuning 处理器散热器调整就是设置在 AIO 水冷散热器,CPU 两种温度上限改至 115 度。
- P-CORE 可以设置大于 6 GHz + 频率设置,有多种组合可以选。
- BIOS 具备基本的散热器和功耗设置,选择你的散热器类别,分别控制了功耗和电流。 有一般盒装原厂散热器、塔散、一体式水冷散热器,PL 1和PL 2,会有不同的功耗限制,如果对使用的散热器有信心,就可以开启水冷散热器选项,PL 1和PL 2都会来到4096W,额定电流512A。
- CPU Over temp. Protection 和 Fast Throttle Threshold 温度也可以调整,最多都可以调到 115 度。





测试平台
处理器 | Intel Core i9-14900KF |
---|---|
主板 | MSI MPG Z790 CARBON MAX WIFI / A.0GU2 |
内存 | DDR5 7200 |
储存 | KLEVV CRAS C920 Gen4x4 2TB |
机壳 | STREACOM BC1 |
电源供应 | FSP Hydro PTM PRO ATX3.0 1200W |
散热器 | Asetek Gen 8 aio 360 |
显示器 | GIGABYTE M32UC |
- AIDA 64的处理器和内存缓存相关数据,内存频率是DDR5-XMP 7200,读取106.48 GB/s、写入92857 MB/s、复制96388 MB/s,延迟是63.6 ns。
- CPU-Z 单核心分数为918.8、多核心分数为17044.9。
- Cinebench R23 是一个使用 CPU 做渲染的测试软件,有单核心和多核心的测试,分数愈高越强。 CINEBENCH R23 跑分成绩为,单核心 2357,多核心 40093。







总结
MSI Z790 CARBON MAX WIFI 可以说是 Z790 REFRESH 中最有诚意的作品,因为微星同时附上 MSI USB4 PD100W 扩充卡! 在DDR5上微星克服困难,成功提高超频稳定性,在BIOS中也加入一键调整时序的功能,为用户带来更友好的体验,这些都是微星没有大篇幅介绍的改进,如此种种的改变再次确立CARBON系列的声誉。
CARBON 作为微星的老牌系列之一,现为MPG系列的老大哥,以强大供电设计(19* 105A)、PCI-E 5.0 X4 M.2支持、还有为Wi-Fi 7加入中继器、更支持多达4个ARGB 3-PIN(竞品也就3个),足以获得掌声。 不过 PCI-E 插槽的快拆设计和 M.2 的散热规模,是微星应该继续加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