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Vision 讲的「空间运算 spatial computing」到底是什么,与Meta的元宇宙有什么不同?

Apple Vision 讲的「空间运算 spatial computing」到底是什么,与Meta的元宇宙有什么不同?

苹果将 Apple Vision Pro 定位为「空间运算(spatial computing)设备」,而根据爆料,苹果在 Vision Pro 的销售培训中,也禁止员工使用「VR」这个词汇。

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科技巨头一直纠结在一些名词上,那么,这些名词的差异,到底只是一些营销上的意图、科技公司的自尊,或是坚持的真的有道理?

这样我们要回过头来问,「空间运算(spatial computing)」到底是什么?

这其实也不是苹果独创的名词,最早是由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校友 Simon Greenwold 在他 2003 年的论文中提出了这个名词,「意指人类与一个设备进行互动,而这个设备用来保持并处理所指对象与空间」,讲的更白话一点,就是有一个装置里面提供了虚拟世界(以及实体世界)所需的物件以及空间,可以让人类去进行互动。 此外,Simon Greenwold 在他的论文中也提到,「spatial computing是使我们的机器在我们的工作和娱乐中成为更全面的合作伙伴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时就设想过这个装置可以应用在娱乐以及工作的范围。

只是,当时它只是一个概念。 直到过去几年,人工智能(AI)、相机传感器、计算机视觉、物联网 (IoT) 和增强现实 (AR) 等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使空间运算成为可能。

从这个角度来看,库克用「空间运算(spatial computing)设备」来形容 Apple Vision Pro,形容的算是相当精准,这点倒是没错的。 不过,禁止使用VR、MR等名词的话,则可能就是营销上的考量了。

空间运算与元宇宙有何不同?

那么,沿着这个问题,扎克伯格一直强调的元宇宙又与空间运算有什么不同? Meta 的Quest系列,算不算是一种空间运算设备呢?

元宇宙(metaverse),是一个聚焦于社交链接的3D虚拟世界之网络。 元宇宙主要探讨一个持久化和去中心化的线上三维虚拟环境。 此虚拟环境将可以通过虚拟现实眼镜、增强现实眼镜、手机、个人电脑和电子游戏机进入人造的虚拟世界。

Apple Vision 讲的「空间运算 spatial computing」到底是什么,与Meta的元宇宙有什么不同?

从定义上可以得知,元宇宙的概念要大于空间运算装置,Jon Radoff将元宇宙可以分成7层不同阶段的架构:

  • Experience.
  • Discovery.
  • Creator economy.
  • Spatial computing.
  • Decentralization.
  • Human interface.
  • Infrastructure.

其中,空间运算属于第四层。 当达到了空间运算的目的,接下来还有三层是要创造经济生态、探索、体验。 实现了这些,才能说是一个完整的元宇宙。

要特别提出的是,依照元宇宙以及空间运算的定义,Meta Quest系列,也算是一种空间运算装置。 Meta Quest与Apple Vision本质上也是同一层的东西。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Meta Quest虽然比Vision Pro先跑了几年,目前也累积了一定数量的用户,但是它目前也依然没解决经济生态以上几个层面的问题。 所谓的创造经济生态,指的是消费者要在其中进行与品牌、媒体、购买渠道等的互动。 所以,光是累积够多的用户还不够,用户还必须在元宇宙中实现这些互动,才算是跨过了这一道门槛。

(0)
搬砖哥搬砖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