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OUTUBE 频道 TheOverclocker 之前访问 INTEL 性能调校和超频工程师 DAN RAGLAND,大谈 INTEL DDR5 发展特别是 ARROW LAKE-S 内存控制器 IMC 的特性。 视频分为上下两部份(来源一、来源二),内容非常丰富,极为深入,非常值得一看。 本文笔者挑选其中一些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内容跟大家分享。
ARROW LAKE-S 内存超频能力提升
INTEL 颁下圣旨:2026 前出现 DDR5-13000!
访谈一开始的时候INTEL工程师DAN就有提到INTEL很重视内存相关的能效表现,指出降低功耗和电压同样是INTEL的发展方向。 其后INTEL提到SAGV这个东西,SYSTEM AGENT GEYSERVILLE功能让存储器在计算机运行期间切换内存运作设置。 目前是频率调整,往后也会加入电压调整,INTEL原意是节能。
INTEL 也指出 SAGV 这东西有开放给板厂自己玩,所以你也许会看到有厂商利用温度作为目标去切内存 PROFILE。 TheOverclocker 此时也在画面切出 ASUS DIMM FLEX 的画面。 这或可引证华硕的 DIMM FLEX 背后跟 INTEL SAGV 有关。 INTEL 欣赏有板厂把 SAGV 改为“节温”功能,想法创新。
然后 TheOverclocker 直接问INTEL怎么广告牌厂们 BIOS 的 IMC 评分,例如华硕的 MC SP。 INTEL 笑指板厂们如华硕自行评估 IMC 体质,很聪明。 笔者没想到的是INTEL接下来自行爆料,指出在以往的I9I5,I9往往会更容易冲击内存高频,可是最新一代的ARROW LAKE-S,U5、U7、U9在IMC体质上比较平均。 这可看为INTEL公开承认现在的IMC体质的DISTRIBUTION有拉紧,以BELL CURVE来说最新一代的设计有变窄。 工程师DAN也指出,由于CORE ULTRA 200S不再支持DDR4,INTEL架构工程师可将精力集中在设计和调整DDR5,不须同时顾及DDR4。 所以 800 系平台的 DDR5 上限比以往更高,8000 MT/s 现在变得非常轻松简单。
笔者记忆中,关于DDR5-8000,INTEL在14代发布的时候就有在讲。 不过现实中据用户回报,还真没那么容易。 可是到了CORE ULTRA 200S平台,8000 MT/s好像真的变得很容易了,哪怕是入门的四槽板子上都能做到稳定运行。
接着 TheOverclocker 问道 INTEL 怎么看 GEAR 4 这模式。 INTEL回应指出在末来GEAR 4带来的频率优势很可能会压过其延迟惩罚,意味末来将是GEAR 4的天下。 不过对于游戏玩家来说,GEAR 2 目前仍然非常强势。 关于 24GB 内存 (3GB 颗粒),INTEL 也有发现这种颗粒平均来说频率上限好像更夸张。 除了INTEL IMC能跟得上,INTEL也归功于颗粒制造厂商本身同样非常厉害。
在 PART 2 的视频中,TheOverclocker 侧重于日常使用场景,提问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内存 24/7 1.5V 你怎么看,安全吗。 INTEL 回应指出我们一直有在验证这些设置,希望给予用户一些方向和指引。 DDR5 相关的电压除了PMIC 那几个(VDD / VDDQ /VDDP),还有在主板上进CPU的VDD2,用以打进IMC。 关于 VDD2,INTEL 在文件中给出的名义值 (NOMINAL) 是 1.1V,这是 INTEL IN SPEC 的电压值。 INTEL 认为只要你增加这个电压,总有风险。 可是 VDD2 1.4V,工程师 DAN 认为风险极低。 INTEL强调,电压不是越高越好,风险也会随之增加。 低电压高频率的内存往往代表更好的体质,INTEL 认为抓 1.4V 是一个平衡性能和长期稳定使用及硬件寿命的合理电压值。
这边值得注意的是,在INTEL文件中,VDD2的上限是+4.5%,所以是1.10 * 1.045 = 1.1495V。 而我们常见的 1.4V 甚至 1.5V (9000G2),是远超那个 1.15V 不到的 INTEL IN SPEC 规格。 而视频中提到的 VDD2 1.4V,也是后来 INTEL IPO 和 INTEL 200S BOOST 指定的电压上限。 这是说INTEL真的有在研究和验证全新架构的特性,尝试在不影响长期寿命的情况下,给予用户一些超频指引来增强性能。 访谈进行的时候,应该是 3 月,当时 INTEL 还没推出 200S BOOST 计划。
关于CUDIMM,INTEL看好CUDIMM的发展,确认CKD对于存储器的信号有很大的帮忙。 工程师DAN也提到对于超频玩家来说,CKD / CDDIMM则没那么重要。 他指出不少超频玩家甚至把CKD设置为BYPASS模式,变相关闭CKD功能。 这是由于CKD自身也有支持的频率上限,所以对于超频玩家来说,在挑选CPU IMC体质、主板体质、内存颗粒体质后,还要再挑CKD体质。 INTEL 认为在末来 CKD 的频率上限会再扩展,目前最顶的 CKD 大多止步于 9600 MT/s。
笔者也观察到各板厂Z890的QVL,最顶的内存型号其速度大概是9400 ~9600。 这符合INTEL的解释,CKD是目前的瓶颈。 所以这可看为INTEL也确认目前CUDIMM不怎么有用/ 好用,尤其在顶级的2DIMMER板子上。 但当 CKD 发展下去解锁更高的支持频率上限时,CUDIMM 便可大展拳脚。 简单来说,是 CKD 的体质 (支持频率) 确定 CUDIMM 内存的 XMP 频率,不是内存颗粒。 INTEL 对于 CUDIMM 的发展非常乐观,也认为距离日常人均 DDR5-10000 还有一段路要走。
提到 IMC 能力,INTEL 对于自家最新一代的设计非常有信心。 工程师 DAN 主动提及目前的 DDR 世界记录 (2025/3),DDR-12762 便是在 INTEL 平台实现。 INTEL对此非常有信心,直言一年内就会出现DDR5-13000,证明ARROW LAKE-S IMC的能力已远超DDR的现有限制。
视频中段工程师DAN回应一个古老的问题,那就是超频有什么用。 INTEL 指出今天的超频频率,就是明天的日常运行频率。 笔者认为他也没在乱讲,DDR5首次登场时,首发阶段板厂展示的限极频率是DDR-7000。 不少人超不到的 Z790 DDR5-8000,在 Z890 非常轻松。 所以超频本身引领后续发展,前人种树的意。
视频后段 TheOverclocker 也不客气了,直接问ARROW LAKE-S 的出厂NGU D2D 为何那么低,明明手动拉高 NGU D2D 甚至不需要调整电压。 工程师 DAN 回道这问题非常 INSIGHTFUL,真有见地,你问对了。 然后他解释D2D NGU是全新加入的超频选项,对于INTEL来说也是全新的领域,提高D2D NGU频率可增强性能和降低延迟。 工程师 DAN 甚至提到,你将会看到下一代的处理器在 D2D 和 NGU 的出厂设置上变得更进取。 他强调,NGU D2D和内存频率,是一个整体的考量,重点在于NGU D2D不会拖后腿。 对于INTEL POR DDR5,D2D和NGU的出厂频率已很够用。 但是一但改用高频率的DDR5,预设的D2D和NGU频率就会带来影响,也解释为什么把D2D和NGU拉高会拉来如此可观的收益。 KEEP THINGS PROPORTIONAL 是工程师 DAN 的建议,这是说三者之间的比例必须要整体来看。 例如DDR5 8000,3.2G的 D2D NGU 基本就足够了。 他提到,避免瓶颈才是最重要,也笑言在超频的世界里当然没有绝对,天天吵架很常见。
最后,INTEL指出末来的架构也会基于这种多TIEL设计,意味GEAR 2、GEAR 4、D2D、NGU等东西会继续存在。 所以超频玩家应该尽早熟习这些新的INTERFACE。 INTEL 不会让你失望,末来会有很多新东西出现,包括内存的变化。 他举例说12代Z690 DDR5的水平,甚至低于CORE UTLRA 200S的POR,最新SECETPOT已是8000 MT/s。 DDR 发展一日千里,INTEL 下代架构吓死你,选 INTEL 快点来超频!
整场访问非常流畅,两位友善交锋非常好看。 请注意这是一场举行在三月的访谈,而笔者介绍的时候又更晚了,笔者的 D2D NGU 有够低。 可是反过来看,原来INTEL在3月的时候,就已决定VDD2 1.4V、NGU D2D 3.2G这些东西; 也有提到已经过大量验证,是相对安全。 后来的 200S BOOST 证明 INTEL 真的有意推广超频和提升处理器性能。 ARROW LAKE-S 只是INTEL 末来架构的开端,笔者也很期待 NOVA LAKE-S,难怪工程师 DAN 不断提到 DDR5-8000 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