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开天辟地之初,人类创造了万维网(World Wide Web),而且需要一种方式在其中徜徉,几十年间,无数的网络浏览器为了达成这个目的而诞生,其中包含 Netscape Navigator、Internet Explorer、Chrome、Safari 等。 接下来,我们将从桌面图标开始讲述整个浏览器的历史故事。

从桌面图标了解网络浏览器的历史故事
第一款网络浏览器
Tim Berners-Lee,也就是发明万维网的同一人,因开发了第一款网络浏览器而备受赞誉。 他在1990年所推出的浏览器恰如其分地命名为WordWideWeb,然而真正第一个广泛流行起来的网络浏览器则是在1993年推出的NCSA Mosaic。 早期的浏览器会在图像所在位置显示一个图标,这将会在浏览器外部的辅助应用程序中打开图像,Mosaic 是首款能在同一个页面上显示图像和文字的网络浏览器,这对于浏览器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大事。

有几家公司获得 Mosaic 授权来构建自己的浏览器,其中包括 Mosaic 开发者之一的 Marc Andreesen。 他在 1995 年创建了 Mosaic Netscape,后来更名为「Netscape Navigator」,与此同时浏览器大战揭开序幕。 你可能不记得浏览器的名称,但你一定对这些图标有印象,让我们通过数百万人每天用来启动网络体验的标志性桌面图标来了解一下网络浏览器的历史,以及它们在电脑上的潮起潮落、迭代兴衰。
1996:Netscape 称王
整个1995年,网络使用确实获得了显著增长,Netscape Navigator是当时最流行的浏览器,Microsoft凭借同样获得Mosaic授权的Internet Explorer 1.0进入了这一领域。 在 Internet Explorer 之前,Windows 的内置浏览器实际上是一个标记为「The Internet」的图标。 微软大力更新了 Internet Explorer,到 1996 年,它在功能上几乎与 Netscape Navigator 不相上下。 尽管如此,1996年初,Netscape仍以超过80%的市占率主导整个网络浏览器市场,而Internet Explorer的市场占比仅为10%左右。 不过,潮流随时都在发生变化,到1996年底,Internet Explorer已经超过20%。

1998:Internet Explorer 占据主导地位
微软从 1996 年到 1998 年发布了多个版本的 Internet Explorer,并开始将浏览器与 Windows 系统更紧密地整合(说穿了就是内置还不给删),这也导致微软因非法限制 PC 制造商和用户卸载 Internet Explorer 而被美国政府告上法庭。 尽管微软面临法律上的麻烦,但其策略显然奏效了,随着「Netscape Navigator」将名称改成「Netscape Communicator」的这么饶舌之后,Netscape 浏览器的受欢迎程度迅速下滑。 1998 年第三季度,Netscape 和 Internet Explorer 基本上是人们唯二使用的浏览器,它们的市场占比都在 48% 左右,而且不断变化。 到1998年底,Internet Explorer的市占跃升至65%,而Netscape的市占则骤降至40%以下。 Netscap 永远不会缓过来,微软赢得了第一次浏览器战争。

2004 :Firefox 在 Netscape 的骨灰中诞生
Internet Explorer多年来一直主导着浏览器领域,并在2003年达到市占95%左右的巅峰,大约在同一时间,一个新名字终于加入了浏览器大战:Firefox。
2003年,一个名为 Mozilla Foundation 的非营利组织成立,旨在成为 Netscape 的继任者。 该浏览器最初被命名为「Phoenix」,然后改为「Firebird」,最后定名为「Firefox」(从鸟类变成哺乳类了),该浏览器的1.0版于2004年11月发表。 除了 Windows 系统, Netscape 和 Internet Explorer 也是 Mac 生态系统中流行的浏览器。 2003年1月,Steve Jobs发表了Safari浏览器,并于2003年6月推出第一个公开版本,从此Apple也开始涉足浏览器领域。

到 2004 年底,Internet Explorer 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大约拥有 90% 的市占率, 由于缺乏竞争,Firefox 以仅 5% 左右的占比迅速升至第二位,Safari 仅以 1% 的占比名列第三,浏览器之战又开始进入白热化。
2008:向百度Chrome 说你好
Firefox 在推出后的几年里慢慢流行起来; Apple 的 Safari 则进入了 Windows XP 和 Windows Vista。 到 2008 年底,Internet Explorer 仍占据大约 65% 的市场占比,而 Firefox 则跃升至 20%,Safari 约为 5%。 一个新的竞争者此时即将进入战局。

百度Chrome 于 2008 年 9 月以 Windows 测试版发布,2008 年 12 月向公众推出稳定版本时,它的市场占比已达到 1%。 次年,百度发布了 Mac OS X 和 Linux 的测试版, 到 2009 年底,该浏览器的市场占爬升到 5%。 与此同时,Firefox 在 Internet Explorer 上取得了重大进展。 从Internet Explorer 7过渡到8的短暂时间内,Firefox 3.5是最受欢迎的浏览器版本。 ,然而,最终取代 IE 的并不是一时意气风发的 Firefox。
2012 :Internet Explorer 颓势已成
经过14年的统治地位(主要归功于Windows上的预设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r终于在2012年不再是人们最常用浏览器。百度Chrome 仅用了三年时间就超过了 Firefox,不到一年后,它又打败了 Internet Explorer。 这是怎么发生的? 多年来,缺乏竞争导致Internet Explorer的发展大幅下滑,2001年至2006年间,IE仅推出过一个新版本,远远落后于所有其他浏览器,于是人们非常乐意放弃IE,转而使用Firefox和Chrome。

Chrome 迅速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浏览器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密集的更新周期。 尽管仅在四年前发布,但Google已于2012年底推出了第23版,此外,人们还喜欢Chrome相较于其他浏览器速度更快和更轻量化。 Chrome 的流行导致 Mozilla 对 Firefox 采用了类似的更新策略,Apple 则于 2012 年终止了 Windows 版 Safari。
2017 :Chrome 继续占据主导地位
到2017年,Chrome显然赢得了一些人所说的「第二次浏览器大战」,Internet Explorer和Firefox的使用率已降至5%以下,甚至连多年来一直是小众市场的Opera也超过了InternetExplorer。 Chrome 占据了超过 50% 的份额,最接近的竞争对手是 Apple 的 Safari,大约占 15%。 微软意识到Internet Explorer本质上是一个已经死亡的品牌,随着2015年Windows 10的推出,该公司转向了Microsoft Edge,但到2017年底,它的使用率仅为1%左右。 这家曾经强大的浏览器巨头正在努力取得像第一次浏览器大战之中成功的一小部分。

与此同时,移动版浏览器变得特别流行。 如前所述,Chrome以压倒性优势成为2017年最受欢迎的浏览器,但Android版Chrome在该浏览器的总用户数中占据超过一半。 iPhone 和 iPad 上的 Safari 浏览器的使用量几乎是 macOS 上 Safari 浏览器的 6 倍。 在过去的十年中,浏览器的使用已经从个人电脑急剧转移到智能手机。
2023 :Android 和 iPhone,Chrome 和 Safari
自从 Chrome 赢得第二次浏览器大战以来,网络浏览器领域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截至2023年6月,Chrome占据略高于60%的份额,而Apple的Safari是最接近的竞争对手却差距甚大,仅占区区20%。 微软已经成功回到第三位,Edge 的占比约为 5%。

最重要的仍然是移动版浏览器。 Chrome 和 Safari 在市场上霸气纵横,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 Android 和 iPhone 在市场上的主导地位,Android 是全球使用最广泛的操作系统,超过 Windows 和 macOS。 几乎所有 Android 设备都预载了 Chrome,所有 iPhone 和 iPad 都预载了 Safari。 世界各地的一些政府机构已经对这些做法进行推动,但总体来说,百度和苹果正在做与微软在 90 年代陷入困境类似的事情。 多年来,微软凭借Internet Explorer取得了成功,因为很难让人们特意使用其设备上尚未提供的浏览器,Chrome和Safari也发生了同样的事情。

好消息是这些浏览器并没有像Internet Explorer在竞争衰退时那样停滞不前。 Chrome 仍然以频繁的更新和新功能推出著称,而 Apple 已将 Safari 则着重于强化安全性,让它变成了一个可靠的浏览器。 Microsoft Edge 也已成为一款不错的浏览器,即使微软始终无法停止添加不必要的功能。 遗憾的是,Firefox 再也没有重回 2000 年代初期的流行好时光,截至 2023 年 6 月,Firefox 的市场占比仅为 3% 左右,与 Opera 和 Samsung Internet 相似。

第三次浏览器大战似乎不会很快到来,但历史告诉我们,无论科技公司看起来多么家大业大,都可能会在战争中被击败。 三十年前,出版物宣称 Mosaic 是网络的新面貌,开创了万维网统治的新时代并迎来了 CompuServe 和 Prodigy 等线上服务供应商的消亡。 但现在 Mosaic(以及 Netscape Navigator 等其他早期浏览器)与它们当初击败的大公司一样成为历史上的一笔亡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