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于 IEDM 2023 展示创新 3D 堆叠 CMOS 技术

Intel 于 IEDM 2023 展示创新 3D 堆叠 CMOS 技术

Intel在国际电子元件会议展出结合芯片背部供电与接触的先进3D堆叠技术,朝向高效能微处理器发展迈进。

在今年度的IEEE国际电子元件会议(IEDM 2023)中,Intel展示其结合芯片背部供电与直接背部接触的3D堆叠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技术进展,强调在芯片背部供电技术研究突破,率先提出可在相同300mm(12吋)直径规格晶圆整合硅晶体管与氮化镓(GaN)电晶体的大规模3D单晶设计,而非像往常必须通过封装技术实现。

Intel资深副总裁暨组件研究部总经理Sanjay Natarajan表示:「我们正进入制程技术的埃米世代 (Angstrom era),并且在四年内推进五个制程节点,持续创新比以往更加重要。 在IEDM 2023上,Intel展示了推动摩尔定律的相关研究进展,凸显我们能够引入领先的技术,为下一代移动计算实现更进一步的扩展和高效电力传输。」

近期公布的制程技术蓝图中,凸显Intel在持续微缩方面的创新,包括PowerVia芯片背部供电技术、可用于先进封装的玻璃基板,以及Foveros Direct封装技术,这些技术皆源于Intel组件研究团队,预计在2030年前投入生产。

在IEDM 2023大会上,Intel组件研究团队展现对创新的坚持,开拓全新方式,在硅芯片上置入更多晶体管,实现更高性能。 研究人员已确立如何通过有效堆栈晶体管、持续达成微缩的关键研发领域,再结合芯片背部供电和背部接触技术,推动晶体管架构技术发展。

除了改善芯片背部供电和采用新型二维电子通道材料 (2D channel materials),Intel表示将致力延续摩尔定律,在2030年达成单一封装内整合1兆组晶体管规模的目标。

目前Intel已经实现可在小至60nm的微缩闸极间距,以垂直堆栈形式建构互补场效晶体管(Complementary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CFET)。 堆叠晶体管可以缩减元件占用面积,达到性能优化,同时结合背部供电和直接背部接触技术,凸显英特尔在环绕式栅极场效晶体管(Gate-All-Around FET)领域的领导地位,展现超越RibbonFET的创新能力。

而预计在2024年投入量产的PowerVia芯片背部供电技术,Intel在IEDM 2023旗舰更确立PowerVia之外延伸技术,并且扩展芯片背部电力传输路径,以及实现这些目标所需的关键制程进展。 此项计划更强调背部接触与其他创新垂直互连应用,借此实现节省面积的装置堆栈。

另外,Intel更展示用于CMOS关键组件NMOS (n通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和PMOS (p通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高迁移率TMD晶体管原型,并且展示全球第一款环绕式闸极2D TMD PMOS晶体管,以及世界上第一个在 300 mm晶圆上制造的2D PMOS晶体管,藉此强调通过渡金属二硫属化物 (TMD)2D通道材料, 为缩小晶体管物理栅极长度至10nm以下的发展机会。

(0)
游侠网游侠网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