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6 Pro 年度体验心得:惊喜不多、但稳扎稳打,5 个真实感受分享

在 iPhone 17 系列登场前夕,也是时候跟大家分享 iPhone 16 Pro 年度体验心得; 先说结论,经过一年的使用,我个人认为iPhone 16 Pro是惊喜不多、但稳扎稳打的一代机型,重点大多摆在修正iPhone 15 Pro的不足,带给用户更成熟稳定的使用体验。

本篇文章会提到 5 个我觉得值得一提的 iPhone 16 Pro 使用心得给你参考; 由于每个人的需求与使用感受可能不同,以下内容纯属个人主观分享,并非购买建议,也不代表手机本身的绝对好坏。

开始之前也讲一下手机的状况:我是在2024年9月19日领取的首批iPhone 16 Pro Max、沙漠色钛金属、256GB机型。

1. 极窄屏幕边框,超震撼的视觉感受

首先,我最喜欢的一大特色就是「超窄屏幕边框」,iPhone 16 Pro Max 屏幕边框是史无前例的 1.15mm(四边等宽); 在 iPhone 16 Pro Max 上做任何事(即便是简单的滑社群、看网页、逛网拍)都会有很强烈的视觉冲击感。 撇开动态岛不谈,真的可以说是 iPhone 历年来最接近终极全屏幕的型态。

iPhone iPhone 16 Pro 体验心得iPhone 16 Pro心得

不过超窄屏幕边框也有带来一些使用上的问题,像是有看到网友分享裸机使用时,虎口周围的肌肉容易碰到屏幕边缘导致误触(这点我没遇过)。还有就是选购配件要多留意,例如:

  • 部分手机壳的屏幕包边可能会遮挡到屏幕边缘,进而影响视觉感受与作体验。
  • 部分屏幕保护贴的黑边不够窄,贴上后同样会遮挡到屏幕边缘。
iPhone iPhone 16 Pro 体验心得iPhone 16 Pro心得

屏幕维持低频率PWM调光策略

而iPhone 16 Pro系列的屏幕显示质量跟前代iPhone 15 Pro系列完全相同,一个细节变化在于最低亮度可到1尼特(iPhone 15 Pro为3.8尼特),在暗光环境下使用会更省电、也能进一步减缓对眼睛的刺激性。

但建议大家不要在暗光环境下使用,因为iPhone 16 Pro Max还是维持低480Hz的低频率PWM调光策略,低亮度显示时PWM调光深度会增加,会让部分敏感用户容易感到眼睛疲劳、头痛等不适症状。

iPhone iPhone 16 Pro 体验心得iPhone 16 Pro心得

2. 相机控制钮在特定情境下其实很好用

再来说到 iPhone 16 系列的一大亮点,就是备受争议且评价两极的「相机控制钮」; 说实话,以我的拍摄习惯来看,相机控制钮在某些情境下其实还蛮好用的,并没有大家说的这么糟糕。

例如我很喜欢用人像模式拍照,而在使用人像模式时若要调整焦距,「滑动相机控制钮」就比「两指在屏幕上缩放」还要方便很多,而且拿手机的稳定度也会比较高。

iPhone iPhone 16 Pro 体验心得iPhone 16 Pro心得

或是高、低角度拍摄时拿手机的姿势可能会让你连屏幕都看不清楚,更别说还要作屏幕; 这时相机控制钮就能发挥优势。

iPhone iPhone 16 Pro 体验心得iPhone 16 Pro心得

另外也有用户分享通过相机控制钮也能方便使用后镜头自拍,不仅画质比前镜头好、超广角镜头也带出更丰富的玩法与创意。

iPhone iPhone 16 Pro 体验心得iPhone 16 Pro心得

也有人喜欢在iOS 18.2更新加入的「轻按对焦」功能,拍照时只要轻按住相机控制钮即可锁定当下的自动对焦与自动曝光(就是 AF/AE Lock),放开则会解除锁定; 能在不失去焦点与曝光的情况下重新取景,提供更稳定的拍摄体验。

iPhone iPhone 16 Pro 体验心得iPhone 16 Pro心得

整体来说,我觉得相机控制钮算是一个蛮吃个人使用习惯的功能,好用与否都取决用你常用的拍摄情境; 这些都是我觉得相机控制钮好用的地方,推荐给其他 iPhone 16 系列用户参考看看。

iPhone iPhone 16 Pro 体验心得iPhone 16 Pro心得

3. 超推荐善用「摄影风格」,为平淡照片增添氛围质感

既然讲到相机控制钮,就顺带聊一下 iPhone 16 Pro 的拍照体验,主要汇整几个重点:

  • 画质观感与 iPhone 15 Pro 差距不大。
  • iPhone 16 Pro 算法强调自然呈现,色调偏淡、不浓艳。
  • 成像细节平滑、过度锐化持续改进。
  • 夜景亮暗分明,带有立体层次感。
  • 强光抑制效果有明显提升。
  • 4,800 万像素超广角普通拍摄升级无感,但微距拍摄细节呈现更清晰。
  • 镜头耀光问题依旧。
  • 5x 望远镜头压缩感很棒,但室内情境没有 3x 好用,而且对光线有严格的要求、画质表现也差强人意。

这些是我对于iPhone 16 Pro相机系统的感想,当然每个人的审美与偏好都不一样,仅供参考; 详细的 iPhone 16 Pro 拍照实测可以参考以下文章。

iPhone iPhone 16 Pro 体验心得iPhone 16 Pro心得

再来讲一个 iPhone 16 Pro 我很喜欢也强烈推荐大家使用的相机功能「新一代摄影风格」。

「新一代摄影风格」并非单纯「套滤镜」,而是会针对照片中不同的元素进行个别调色,甚至能对人体肤色作精准校正,呈现自然立体的气色,给一张平淡无味的照片增添各种不同的氛围质感,但又不会太突兀。

重点是作方式简单直观,完全不需要去管数值,调整到自己觉得好看即可,就算是新手小白也很容易上手; 而且苹果把可调整的变量锁在一个合理范围内,即使色调拉的很极端,也不至于到难看。

iPhone iPhone 16 Pro 体验心得iPhone 16 Pro心得

这边给大家看几组经过摄影风格调色的照片,应该可以感受到它的强大之处:

iPhone iPhone 16 Pro 体验心得iPhone 16 Pro心得
iPhone iPhone 16 Pro 体验心得iPhone 16 Pro心得

如果你还是不知道怎么调,那提供一些网友分享的数值,欢迎尝试看看:

  风格 色调 颜色 调色盘
复古底片 戏剧化(适合傍晚) -30 90 100
日系清新 梦幻光芒(适合绿色背景) 40 57 100
电影质感 温馨(适合晚间) -9 64 100
美食 温馨(适合店内黄光) -65 -25 100
莱卡自然 自然 -69 39 100
莱卡 自然/黑点 -16 -69 39
莱卡人像 自然 -72 13 100
富士蓝调 戏剧化(街拍胶片风) -79 19 100
经典胶片 温馨/黑点 -15 03 73
食物(咖啡厅) 金色 -54 -02 100
一般外景 金色 -72 75 100
室内景 自然 -96 -02 43
室内食物(情境暗调) 金色 -54 -02 100
室外景(秋天感) 金色 -54 -02 100
室外景(日系) 金色 45 -11 96

至于「混音功能」我用的不多,无法给出具体心得; 不过之前做功能测试的时候体验还不错,在一些室内场景几乎可以媲美入门等级的麦克风,可若是声音混杂的户外场景表现就比较普通一点,但至少不是个噱头,多少能为创作者带来一些帮助。

iPhone iPhone 16 Pro 体验心得iPhone 16 Pro心得

4. 发热、散热表现有提升,但温控策略太保守

接着是大家很关注的「发热」与「散热」表现; 我觉得这方面iPhone 16 Pro有感进步,改进的散热设计让iPhone 16 Pro均热能力更好,散热速度更快。 提供之前玩游戏的测试数据给大家参考:

  暗区突围10分钟 最高画质原神10分钟 游戏过程体感状况
iPhone 16 Pro Max 最烫区32.6度 最烫区40度 热量分布均匀
游戏过程稳定 60fps、无卡顿感
iPhone 15 Pro Max 最烫区42度 最烫区48.6度 热量主要集中在机身中段的右侧。
明显出现卡顿的状况,大约在 42~55 侦徘徊

比较让我不满的是 iPhone 16 Pro 的温控策略过于保守; 户外使用时屏幕降亮度的情况非常频繁,但实际上机身仅仅是只有温热感、不到烫手的程度。 这种作法给人的感觉是系统宁可提前限制亮度,也要避免机身发烫,结果反而影响可视性与使用体验。

就希望苹果在 iPhone 17 系列真的可以如传言所说用上「VC 均温」板来强化散热体验,不然硬体规格再好,被散热拖后腿也是白搭。

iPhone iPhone 16 Pro 体验心得iPhone 16 Pro心得

5. 耗电表现与电池健康度

「耗电」部分,我觉得 iPhone 16 Pro Max 表现有稍微好一点点,不到省电、但可接受; 我的使用状态是 Wi-Fi 与蓝牙不会关(中断连接而已)、4G 网络、屏幕亮度自动调整、启用 AOD、背景 App 重新整理全开。 在连接 AirPods 听音乐、滑社群、拍照、玩一些中型游戏的情境下,用 2~3 个多小时会消耗 30% 左右。

iPhone iPhone 16 Pro 体验心得iPhone 16 Pro心得

至于电池健康度,我使用原厂20W充电头搭配随附的编织充电线,充电习惯属于随充随用,不特意充到100%、不会等掉到特定%数才充电,也不会充整晚; 撰文当下循环次数269次,健康度为100%(感觉好像有比较耐用)。

不过也要强调,以上的性能、发热、续航、电池健康度信息「仅供参考」; 每个人的使用习惯都不一样,不同的使用方式也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结果,无法拿来作判定手机好坏的标准。

iPhone 16/iPhone 16 Pro 网友心得怎么说?

我也有通过榜哥IG的限时动态询问其他网友对于iPhone 16系列的体验心得与想法,整体回馈也都蛮正向的,抱怨点主要集中在发烫跟续航,但也有人认为发烫跟续航有感改善,甚至有网友说很耐摔🤣。

iPhone 16 Pro 年度体验心得总结

以上个人主观的 iPhone 16 Pro 年度体验心得分享; 整体来说,我觉得 iPhone 16 Pro 并非颠覆性的惊喜产品,更像是 iPhone 15 Pro 完善补强、稳中求进的机型,有点之前 S 型号 iPhone 的感觉。

在导入新功能的同时,也改善前代备受诟病的散热与发烫问题,提供更稳定、成熟的使用感受,突显出稳扎稳打的价值; 毕竟对多数用户而言,能够长期稳定使的的手机,往往比起华而不实的新功能更来得实际,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都说 iPhone 16 全系列很有可能成为新一代「钉子户」。

iPhone iPhone 16 Pro 体验心得iPhone 16 Pro心得

那接下来的 iPhone 17 系列,从已知传闻与苹果「Awe dropping」的宣传主题来看,应该会是一代充满创新与亮点的 iPhone,也因此更值得大家关注,就让我们敬请期待! 

(0)
摩榜哥摩榜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